鄒書記的講話很簡短,開頭就是為自己沒有及時為平山村鄉親們開通公路,方便出行道歉,然後就是盛讚路雲的義舉,稱讚她的義舉彪柄千秋;然後就是歐縣長言,他的言同樣是意簡言賅;然後是扶貧辦主任,再然後是朱書記,領導們先後講完話後,最後由鄒書記宣布平山村公路開工典禮正式開始。
鄒書記話音剛落,頓時就鑼鼓掀,禮炮齊鳴,醒獅隊邀請鄒書記和歐縣長為醒獅點睛。
倆領導欣然應允,他們走下主席台,來到醒獅跟前,雙雙拿起朱筆,親自為它點睛。點完睛,領頭人大喝一聲:“起!”醒獅立即龍騰虎躍,跳躍起舞!整個會場熱鬧非凡,堪比過大年。
……
慶典活動結束後,鄒書記堅持要徒步走進平山村,體驗一番平山村人出行的艱辛。書記都話了,其他人當然不敢落後,他們個個平時養尊處優,今卻在翻山越嶺,走羊腸道,沒多久,就有好幾個人腳開始抽筋,走不動道了。鄒書記也不斥責他們,任由他們停在半道休息,自己仍然堅持往村裏走,這可苦了那些人,大bss都不休息,他們隻能舍命陪君子,於是,彎延崎嶇的山路上,時不時出現一個手拄拐杖,步履闌珊,頭淩亂,汗流浹背的狼狽身影。
鄒書記進村後,先到馬朋家慰問,然後再到馬義家走訪。當他了解到馬義家的房子,所有建材都是靠鄉親們肩扛手挑弄進村的,他是一邊感歎勞動人們的偉大,一邊深表謙意,公路修晚了。
之後,鄒書記又走訪了幾戶困難戶,就準備離開了,臨走的時候,鄒書記拿出萬扶貧款交給馬義,“馬義,區區萬扶貧款對於修路這個大工程可以是杯水車薪,但這是我們縣扶貧辦有能力拿出的最大款項了,請你笑納。”
“老話得好,蚊子腿再細也是肉,馬義,你可不要嫌少哦!”歐縣長在一旁打趣,引來眾人一陣哄笑。
萬,對於修路工程,確實少些了,但是對於平山村來卻是意義重大。因為平山鎮是偏遠鎮,平山村更是人口稀少的偏遠山村,是幾乎被曆屆縣、鎮領導所忽視的地方,所以才會造成直至今日仍然交通困難,村民出入極不方便卻沒有人問津的狀況。
今,身為縣領導的鄒書記和歐縣長親自送扶貧款上門,就明了縣上領導的態度,他們的目光已經開始關注這個似乎被人遺忘的山村了,那麼,往後的日子,平山村若要想繼續展,肯定能夠得到縣上的扶持和幫助。有了資金,又有了政策扶持,康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馬義本來隻是想憑一己之力,帶領鄉親們致富,沒有想過去依靠誰,但是他對鄒書記、歐縣長這些領導還是心懷感激滴,因為他們的到來,因為他們慷慨解囊,不僅緩解了他資金的壓力,還鼓舞了平山村鄉親們的士氣,那些長輩,比如村老,都是**十歲的老人啦,但是他們還是平生第一次見到這麼高級的領導,對於他們的人生其實也是一種安慰。
(讀到這裏,可能有人會筆在鬼扯,鬼扯就鬼扯吧,因為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筆是信了。雖然筆也不清楚為什麼平山村的人會有這種心態,但是筆相信這確實是真實的存在,隻要你有心,認真去觀察,就會現這是一個比比皆是的真實現象,或者,你本人就是這樣,對吧?別生氣哦。)
“領導啊,我和平山村所有鄉親們感激都來不及呢,哪能嫌少啊。你們能來到現場,為我們加油打氣,還給我們帶來工程款,我們一輩子都會感激你們,將你們的大恩大德銘記於心,我向你們保證,我們一定會努力工作,不怕困難,全力以赴,以最快的度修出一條漂亮的公路,向領導們致敬!”馬義客氣道。
“嗬嗬,年紀輕輕,起話來頭頭是道,馬義你真是人才啊!”鄒書記誇獎,馬義老臉悄悄一紅,因為這是他這二十年人生裏過的最漂亮的話,雖然他是真心的,但是他心裏總感覺別扭。後來,當他回到濱海,向英子和白雪起自己當時感覺,白雪一語道破其中玄機:“這些話,都是被拍馬溜須的人爛的大路貨,你還撿起來講,所以,你雖然是真心的,但是聽起來仍然感到別扭。”
“那麼你,鄒書記他們會不會有同感呢?”馬義心裏頓時有些忐忑。
“你以為他們的智商會與你一樣低麼?”米莉莉鄙視,痛快淋漓地報在平山村被邊緣化之仇。
當然這是後話先,不好意思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