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靈大鬧西山寺(一)(1 / 2)

達達新雲: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不過古籍文獻的記載一知半解。精靈的修煉,是有很多的捷徑可走的,一般都是人類為其提供方便。

清晨,雲霧籠罩著整個西山,顯得詭譎而神秘。西山寺的鍾聲悠長地敲了三下,僧人們開始淨手,穿上七條衣,洗淨缽盂,走向齋堂。

班首焚香,引領眾僧一起禮拜、念供養咒、施了六道,才開始依次進餐。

飯畢,米頭帶著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子走到了執事慧明和尚麵前,彙報說:“這位年輕人一早而來,想在我寺寄讀,請執事定奪。”

慧明麵帶猶豫。他打量了一眼這個男孩子,見他衣不蔽體,瘦骨嶙峋,行李簡單,肯定是窮人家的學子。對米頭說:“施他一碗齋飯,隨後到客堂問話。”

西山寺深埋在大山深處,不但清淨便於修學,還有一個藏經樓,佛教經典、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典籍都有所收藏,所以吸引著很多讀書人想來寄讀。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為寺院捐助了大筆的銀兩後,來到這裏卻不好好讀書,常常擾亂寺規;而一些窮人家的孩子來到這裏,雖說勤懇本分,但大多依靠寺廟提供齋食。

不一會兒,米頭帶著那個來客堂見慧明。那孩子很聰明,一見慧明便跪地而拜,道:“請大師收留貧生,貧生定會恪守寺規,他日若一舉高中,必銜草相報。”他淚眼婆娑,楚楚可憐。

“阿彌陀佛,”慧明依然麵露難色,對米頭說,“方丈雲遊已去數日,此事我需和長老及其他班首商議一下。”

西山寺方丈靜修大師福田百姓、德孚眾望、修為極深,禪宗醫道書畫無一不精,是名符其實的一代宗師,附近很多才子都想投靠在他的門下,可是他一心悟道,不收一個學徒。於是,很多人不惜削發為僧,前來西山寺,隻想得到大師的指教。

西山寺進來的和尚,大多是投奔靜修而來的。

慧明召集幾位班首在客堂商議之後,還是決定留下這個讀書人。

讀書人名叫潘琪,他說家住西山腳下,因為家中一貧如洗,買不起書來讀,父母又指望他能光宗耀祖,無奈之下才想出了這一舉措。

於是,潘琪被安置在了柴房。

這孩子很勤快,一來到就開始劈柴,雖瘦小單薄,但還有一些蠻力,幹得揮汗如雨。

慧明聽到柴頭的彙報,滿意地點點頭。他想:要是樂善好施的方丈在,肯定也會留下他的。

西山寺的一天,是在忙碌中度過的,雖說方丈不在,但在執事慧明的調度下,東西兩序依然按部就班,打理得井井有條。

眨眼日薄西山,到了暮時課誦的時候。

突然,門僧又慌慌張張來報,說:“執事,門外來了一對父子,正鬧得火熱。父親打罵兒子,兒子大哭不止,說是非要進寺剃度為僧。”

“阿彌陀佛,”慧明道,“既在本寺門前,我必前去一看。”

慧明帶著一班僧眾來到寺門外,果然見到一個男人正在毒打孩子,下手之狠令人不敢目睹。慧明趕緊命兩名武僧前去拉架,兩名武僧費了好大力氣才拉開了那位父親,然後將渾身是血的男孩帶到了慧明麵前,男孩子見到慧明,竟然不顧渾身的疼痛,撲通一聲跪倒下去,納頭便拜:“請師父收留弟子,我願斷絕紅塵,永不回首!”

慧明的眼窩潮濕了。有這般惡毒的父親,誰還會眷戀呢?

這時,那個男人猛地撲過來,伸手拉兒子,兒子不起來,又是一頓拳打腳踢。

孩子大叫著:“大師,救救我。大師,救救我!”

慧明看那孩子也就是十三四歲的樣子,眼神裏分明有著幾分的老成。

“阿彌陀佛,”慧明道,“施主,請手下留情。俗語有虎毒不食子,在我佛門淨土,安能有如此草菅狂暴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