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樓》,曾經洛陽最大的青樓妓館,因為梅花仙子的離世生意冷清了一陣,但自古以來便有“是隻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這句話,更何況是這往來的皆是尋歡作樂的場所,這剛申時未到,那《迎春樓》門前的兩盞紅燭燈籠還未點上,這便有恩客頻頻進入,前來尋歡作樂了。
貝子厚領著三娘子直接登堂入室,喚那鴇母前來直接表明身份,便將那以前伺候梅花仙子弄玉的丫鬟小蓮及抬棺掩埋的幾位鬼奴依次叫進後院的一處偏廳。
先進的自然是那鴇母,再來便是名喚小蓮的丫鬟,最後才是那四位運棺出城,並將梅花仙子棺槨下葬的鬼奴。
貝子厚、三娘子一問便到了戍時,詳盡的將梅花仙子弄玉所有的事情問了一清二楚後,便退出了《迎春樓》。
寬闊的車廂中,貝子厚率先說話;“你可有想到什麼?”
“並無~”三娘子接著問道;“你今日提到榮氏,為何最後卻不願提起?”
貝子厚沉默一會,看了看旁邊睜著雙眼看著自己的素心,說道;“這事我明日再說,你今日問過之後,可有想到什麼?”
三娘子見貝子厚說明日再說,也就不追問了,隻將今日的事和案件串聯,分析說道;“首先,我不確定這案犯究竟是不是這梅花仙子弄玉,但我可以結合著整個案件將這件事情詳細分析給你聽,因為此案現在鎖定的對象隻有你提到的榮氏和這已經死去的梅花仙子,再來就有可能是那青哥身邊的女子蒹娘,其他的是不是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人,暫時都不清楚,但是,我們將案件重新梳理了,或許會有什麼千絲萬縷的聯係,現在還不能下結論。”
馬車在路上疾馳而過,上下顛簸的馬車,再加上耳邊的風聲,似乎讓人不能專心。
“現在先去吃飯,找處安靜的地方,你再與我詳細說說,可好?”貝子厚撩開紗簾瞅了瞅外邊說道。
“車把式,去曲徑悠然”貝子厚朝著車外駕車的車把式說道。
明月初上,月華如水,遠處對麵河岸上燈火通明,亭台樓閣交相呼應,好一處繁華之地。而此時,貝子厚與三娘子就坐在這繁華的對岸,曲徑悠然的一處竹亭之中,四周青竹高聳,微風吹過,“沙沙”作響。亭中一桌兩椅,四角處掛著竹糜紮成的白色燈籠,微風一起,火苗輕躍。
“還有如此佳境~”三娘子感歎道。這一路走來,曲徑悠然,點點細碎的燭火映襯著鵝卵石的路麵,指引著前來此處對酌的客人分赴每個河邊的竹亭中。想來這曲徑悠然的背後主人也是大手筆。別人是在城中建酒樓,而此人卻在瀍河岸邊建了一處如此有情調的地方,還能看盡洛陽城中最繁華之所。
“你可曾喜歡?”貝子厚斜靠在竹椅上,悠悠問道。“你若喜歡,我便將此處送於你。”
“哦?”三娘子猛一驚,貝子厚能說出這話,顯然他便是這裏的主人。
“不是說官家不得經商,你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