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傳第一章 雨夜追逐(1 / 2)

1986年的夏天的一個傍晚,天下起了蒙蒙細雨,太陽也被烏雲不留情麵地遮了住。

老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的事情,而且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夜生活,眼看著吃完晚飯就都準備睡了,所以人們對這場細雨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隻有這場雨別下到明天耽誤幹活就好了。

但是這也就是大部分人的想法,終歸還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心裏有些焦急的,而毛華正是這一小部分人當中的一員。毛華

的焦急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的骨頭館也才沒開業幾天,這樣的天氣會影響到他店裏的生意的。

“這特麼的破天,說下雨就下雨,你說這一下雨咱們店的生意怎麼辦呀?”毛華坐在骨頭館的椅子上抱怨道。

今年毛華剛剛20出頭,1米8的身高在陪著相對俊俏的臉讓王鵬在鄰裏之間的女孩兒眼裏成為了香餑餑。用現在的話說,毛華就是一個“富二代”,家裏經過中國最動蕩的那十年的洗禮之後依然有很殷實的家底,現在想想真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跡,很多人都說毛華家裏之所以能不受太多牽連主要是沾了他這個姓氏的光了。

但是說起來挺唏噓的,自從王鵬的這個骨頭館開業之後就有不少女孩兒漸漸疏遠毛華了,原因放到現在其實挺可笑的,可是在那個時候確實是一個很難挑出毛病來的理由。

因為毛華自己做買賣了,這屬於不務正業!

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工人的社會地位是最高的,盡管國家改革開放很多年了,但是似乎這陣春風也沒有吹到東北的這座小城來,人們依然如往常一樣的生活著。不過這話也說回來了,正是因為那時候人們對經商的人的異樣眼光讓毛華著實小賺了一筆錢。據說毛華的骨頭館把很多國營的飯店都給頂的夠嗆,主要是因為毛華家的菜量大而且便宜,口味也不必國營飯店差了多少。

這說實話挺有意思的,嘲笑別人的人天天為著微薄的工資而起早貪黑奮鬥著,而被嘲笑的人卻賺了個盆滿缽豐的。

眼看著今天是沒什麼生意了,毛華的心裏也不免沮喪,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他好像看見了希望,因為王鵬正在和幾個人從馬路對麵往他的店裏走。雖然已經是傍晚了,雖然街上的路燈並不能把周圍照的太透亮,但是毛華依然認出了王鵬。

這張臉、這副身板,就算化成灰毛華估計也能認出來,他們兩個可是光屁股一起長大的哥們呀!

“臥槽!你可算來了,你要是不來我這店裏今晚就得特麼掛零蛋了!”毛華對走進屋的王鵬說道。

王鵬沒有急著和毛華搭話,而是先向毛華身後的母親打了個招呼:“毛嬸兒,晚上好!”

毛嬸兒看著在自己眼皮子地下長大的王鵬,欣慰地點了點頭:“吃點兒什麼呀?”

“來一盤兒大骨頭、一個拍黃瓜、一盤兒花生米、一盤兒溜豆腐、再來四杯散白!”王鵬菜單都沒看就把菜給點完了。

毛嬸兒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就轉身去廚房讓廚師忙活去了,這樣以來就剩下毛華和王鵬同行的幾個人了。

“還是你夠哥們兒,頂著雨來捧我場,要不我都愁壞了!”毛華一邊說一邊把散白拿到了飯桌上。

王鵬趕忙接了過來,說道:“咱們什麼關係,我喝酒能不來你這?待會兒吃完飯我得和我這幾個朋友出去辦點事兒去!完事可能還得來你這好好喝一頓酒!”

聽到王鵬說要去“辦事兒”的時候,毛華整個人都僵住了,半天之後才說道:“不是,哥們兒,你怎麼又去辦事兒去了呀?咱們就踏踏實實做點小買賣什麼不好麼?就算你不願意做買賣,你說讓你家裏安排安排你去個廠子上班不也沒事兒麼?”

聽毛華的話,大概知道王鵬的家境其實應該是和毛華差不了多少的,其實這樣不奇怪,不然的話他倆怎麼能從小就在一起玩兒呢?

“你不懂!藥廠有個小子現在天天在周小娜身邊晃悠,你說別的事兒我就忍了,這動我的女人我能忍麼?這要是傳出去了,以後我還怎麼在江湖上立足?”

“就你這德行還在江湖上立足?你是不是看《上海攤》看的?你真把自己當許文強了?”

“你放心!不能有事兒就是了,我這幾個朋友可都是身懷絕技的,收拾一兩個小毛賊肯定不在話下!”

毛華知道自己是勸不住王鵬了,隻好說道:“行!反正你多小心點兒就行了!”

晚上7點多的時候,外麵已經徹底黑了,街麵上的路燈的笑過看起來和天上的星星也差不了多少,隻能遠遠地看見一些光亮,卻無法照亮四周的黑暗。王鵬帶著他那三個所謂“身懷絕技”的朋友晃晃悠悠地就走出了毛華家的骨頭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