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無道,無常道,故無道勝有道!曆史長河何其蒼茫,紅塵滾滾俱成紅粉骷髏,然古往今來多有大智慧,對人族多有大功績者均留名青史,更有甚者則化為無盡神話傳說流傳人世間,萬古敬仰!
人盡皆知三皇五帝是為人族先祖,他們的傳說更是被人所樂道,三皇五帝均為人族的大功績者,無一不是開創人族璀璨文明,其功績已不足以在人間彰顯,更是化身為神祖福佑四方!
傳說三皇五帝並非八人,而是一個統稱,三代表著天地人:天皇、地皇、人皇,而五帝卻又指金帝、木帝、水帝、火帝、土帝,分別對應著提挺氏、通姓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蚩尤、軒轅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其中有巢氏建造了房屋讓人族脫離了穴居生活,燧人氏鑽木取火為人族帶來了火種,神農嚐百草,黃帝時期的舟車的發明,文字的創造更是影響子孫萬代的大功績!
道教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描述,人們用自古尊崇的三和五行來表述這些傳說中大功績的帝王,也是暗合了人族對共同祖先的萬分敬仰之情!但是傳說畢竟是傳說,留下了太多的迷,而這其中有太多的謎底又消逝在了曆史長河中。
世事滄桑,數千年的時光飛逝,現如今科技文明高度發達,隨著一個個大型墓葬群的發掘,越來越多的曆史漸漸浮出了水麵,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人們在驚歎先人大智慧同時,又不免對那謎一般的史前文明時代充滿好奇。
2007年12月的某日,北京一處四合院裏,一位長相普通的青年人正坐在長藤椅上,抱著一本書細細品讀。此人姓風名平,也是一個十足的獵奇愛好者,上班之餘總愛看些傳說怪談類的書籍節目,自小就對上古的傳說感興趣,什麼上古七十二帝,那都能倒背如流,長大以後更是自費去過很多名山大川探訪一些名勝古跡,光黃帝陵就去過三趟,但是按照風平的說法,那要是老子有錢了,非得雇人把黃帝陵修繕的像故宮!那可是咱們的始祖啊,應該經常去看看。也正是因為對這些東西的癡迷,造成了風平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女朋友,感情方麵完全是個雛。
而最近風平一直對上古三皇中的天皇氏很感興趣,天皇氏位列三皇之首,其在遠古的地位顯而易見,而關於他的傳說卻渺渺無幾,是上古最神秘的古皇,而隨著良渚古城的發掘人們才漸漸對天皇氏有個一個模糊的認識。
風平這段時間下了班,第一時間往家趕,不為別的就為了看電視上關於良渚古城的發掘報到,良渚古城被證實是天皇氏所治之都城,位於浙江良渚鎮,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但一直到2007年良渚古城才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裏,據傳這裏曾是天皇時期的都城!
看完了電視裏寥寥無幾的報道,風平大呼不過癮,但也隻能無奈的抱起一本破書跑到院子裏看,望著這本破書,風平的心思直接飛去了良渚古城。但要是說起這本書那可是風平從潘家園地攤上撿來的,雖然裏麵的紙張一看就知道是現代仿製的,但是裏麵的內容卻讓當時看到的風平大吃一驚,這裏麵記載的竟然是他們風姓的祖先伏羲氏,說來也是巧合。其中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伏羲曾與蚩尤談話,鳳馱玉墜於澤,天皇者得,為飛仙玉策。
風平第一次看到這裏時不免大感震驚,在《雲笈七讖》裏同樣記載著:“天皇手執飛仙玉策,人皇手執上皇保命玉策,地皇手執定録玉策。”
生活在現代的風平當然不怎麼相信遠古真的有鳳凰存在,但這飛仙玉策應該是真的存在,因為在不少的上古典籍中都有零星記載,隻是不知道具體是幹什麼的,就像唯一流傳下來的醫術至尊經典黃帝內經一樣,肯定也是讓現在人望塵莫及的高深法理,畢竟遠古先人的智慧讓擁有現代科技的當代人都感到汗顏。
不知不覺那本破書已經被風平翻到了最後一頁,而這最後一頁竟然是一幅圖畫,畫的雖然相當潦草,但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隻令牌摸樣的東西,上書兩個古字,似篆非篆,風平正兒八經的研究了好些天還是沒有查出這是什麼字,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關於甲骨文字的講解,風平才知道這兩個古字是飛仙兩字。又跟天皇氏有關,這下輪到風平百思不解了,難道真的有什麼飛仙玉策?
輕輕的合上書,風平再也坐不住了,打小就愛看奇聞怪談的他對此事充滿了好奇,而此時更有一個機會擺在眼前,豈能不到跟前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