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付以美軍為首的盟軍,展開的新一輪攻勢。已經無力再組織一次聯合艦隊的日本,最終放棄了派遣海空軍支援作戰的決定,轉而要求陸軍全力死守。
早前因為美軍海戰失利,暫時放棄了攻打關島跟塞班島的計劃。現如今繼續再戰,無力阻擋盟軍卷土重來的日軍,隻能依靠陸軍盡可能拖延盟軍的進攻。
經過一番血戰之後,日軍布署在關島及塞班島的守軍,最終也被美軍圍殲大半。剩下的部隊,在經過一番宣傳之後,最終還是向盟軍正式投降。
關島跟塞班島的戰役結束,無疑意識著盟軍進一步勒緊了日本的戰略空間。而盟軍拿下這條島嶼防禦鏈之後,隨即又向衝繩及硫磺島發起了猛烈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本土的安全,日軍最終選擇了從其它戰區抽調部隊回援本土。而距離日本不遠的南洋守軍,無疑成了日軍最好的援兵選擇。
早就意識到這種情況的興華軍,也跟早前一樣,跟在撤軍的日軍身後不斷接收失地。一時間,日軍的潰敗速度再不斷的加劇之中。
可即便如此,令趙鐵虎意想不到的是,曆史似乎還是那麼的頑固。當第二年蘇聯正式攻陷柏林,希特勒也自殺,德軍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依舊不降。
在太平洋戰場,已經損失慘重的美軍,最終還是決定實施原子彈計劃。跟曆史上的情況一樣,向日本投擲了兩枚最新研製成功的原子彈。
麵對這樣的巨大威脅,日本皇跟本就反戰浪潮加劇的日軍,最終隻能選擇無條件投降。這也意味著,二戰隨著日本無條件投降,也劃上一個圓滿的記號。
隻是相比前世美軍控製了日本,成了日本的太上皇。此刻的日本,卻被擁有眾多貧民支持的救國會所掌控。代表日本政府,跟各國進行相應的談判。
在這個過程中,南洋各國也陸續宣布獨立。甚至在不久之後,南洋各國以及東南亞獨立的各國,宣布成立東南亞聯盟,一起進行各國戰後重建的工作。
那怕很多人知道,這個聯盟的背後,依舊少不了趙鐵虎的手筆。可隨著這個聯盟的成立,同樣急需恢複的歐美各國,也意識到這個聯盟的可怕。
早前實力強悍的興華軍,在各國依次宣布獨立之後,也陸續成為各國的國防軍。至於趙鐵虎本人,並非擔任一國一軍的首腦,似乎完全舍棄了軍權跟政權一樣。
但身處聯盟的各國首腦都清楚,趙鐵虎依舊是興華軍的實際掌控者。隻不過,趙鐵虎為了避嫌,更多時候都隱藏於幕後而已。
隨著各國戰事漸漸平息,華夏也結束了長達八年的抗戰,最終成功的捍衛了國土。而此時的趙鐵虎,也將家眷遷移到後世的文萊,將重心轉移到家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