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雁門事1(1 / 2)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八月,不僅是農耕文明收獲的是,也是遊牧民族最繁忙的時候,因為,如果這個時候不儲存夠足夠多的牧草的話,那麼等到寒冷的冬季到來的時候,無數的牛羊就會紛紛餓死。

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牛羊就像是農民的糧食一樣,是他們唯一的財產。

望著眼前那一望無際的綠色,在清風的吹拂下,偶爾漏出那一團團彷如天上雲朵一般的羊群時,石磊等人還是禁不住一歎,雖然從出北京城之後,這種場麵見得多了,可是,麵對如此美景,豔羨之情還是不由自主的湧動出來。

按理來說,從北京到榆林的最好的路線,就是從北京往下,過洛陽,走潼關,然後在順著官道向北到長安,最後抵達榆林,這是最舒適的一條路,一路上不僅走的是平坦的官道,還可以在每隔五十裏建立的驛站進行休息。

可從崇禎十年開始,這一條路就沒有官員敢走了,生怕什麼時候自己被那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的農民軍給捉住,從而殺了祭旗。

所以,石磊一行人走的是從另外一條路,從北京出發之後,到宣府鎮,過大同鎮,到太原鎮,最後抵達榆林鎮,如此一條相對安全的路線。

“老賈,我們這是到什麼地方了,離太原鎮還有多遠的距離,今天能不能感到。”欣賞完了美景,石磊終於開口問道。

聽到石磊的話,一直默默無語的賈漢卿,從懷中拿出一本厚厚的書籍,然後翻了翻,才開口說道“離太原已經不遠了,可是,這天可是馬上就要黑了,不如我們往北走吧,北邊十多裏之外,就是雁門關了,到了雁門關好好歇歇一晚,我們明天就不用過太原鎮,直接到榆林就行了。”

聽完賈漢卿的話,石磊想都沒有想,就開口說道“好,今晚就在雁門關好好歇息一晚,方大哥,你跟弟兄們都說一聲,就說加緊走幾步,到了雁門關我請大家喝酒。”

石磊的話,頓時惹得身後的幾十人一陣歡呼,這麼多天以來,方駿馳一幫人,仿佛又找到了當年戍邊的感覺,不僅沒有越走越累,反倒越來越精神。

草原上的天,說黑就黑,當他們來到雁門關之後,天邊最後一抹夕陽也快要消失了,正是因為天快黑了,無數人擁擠著往關內而去,雁門關作為大明跟蒙古的最邊界處,是最前沿的地方,每次蒙古人入關之時,雁門關都是首當其衝。

“站住,你們是幹什麼的,來雁門關做什麼的。”因為石磊一群人都騎著馬,所以,就等到了最後,可是,當他們策馬向關內走去的時候,一個穿著號服,腰間挎著長刀的兵丁隊長,卻突然攔在了他們的馬前。

看到這一幕,眾人都禁不住的愣了一下,幸好,賈漢卿及時下馬,走到哪兵丁的麵前開口說道,“將軍見諒,我等乃是從京城前往榆林之人,眼看天色已晚,因此,就來貴寶地借宿一晚,還請軍爺性格方便。”說完之後,抬手一揮,一錠碎銀子就到了那個兵丁的手中。

原本,按照賈漢卿的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了自己一群人的安全,花點錢買個一路順風,那是非常劃得來的。

隻是,沒有想到的是,那個兵丁隊長看到自己手裏的銀子,臉上不禁沒有漏出笑容,反倒變得更加難看了,就看到他猛地將那錠銀子狠狠的扔到賈漢卿的臉上,同時抬腳狠狠的踢了過去,嘴裏還怒罵道“他奶奶的,你當爺爺是叫花子,給這點銀子就想過去,這是一群鐵公雞,來人,我懷疑他們是蒙古人的探子,將他們都給我抓起來。”

“啊,他奶奶的,住手,居然敢打賈夫子。”

原本,眾人看到有賈漢卿出麵,心中也沒有多想,從北京出發之後,這一路上,這種事情見多了,雖然石磊等人心中也萬分不喜,可現在這個世道就是如此,誰也改變不了。

可是卻沒有想到,今天居然碰到了這麼一個極品,居然兩句話沒說,就動手了,看著被那個兵丁隊長一腳踢出老遠的賈漢卿,眾人心中頓時都一陣大怒。

賈漢卿雖然是他們出京城才跟過來的,可一路上無論為人處世,都非常圓滑,並且身為進士,卻沒有絲毫看不起他們這些粗俗之人,所以,很快就得到了方駿馳一群人的認可,現在看到他居然被人給打了,所有人頓時都湧出了一股怒氣。

“你姥姥的,給我死開。”首先動手的是離賈漢卿最近的鄭二東,他是一個比鐵熊還要高大的大漢,看到賈漢卿在他眼前被人給踢到了,心中一怒,想都沒想,驅馬走了兩步,身形一側,半個身子就離開了馬背,同時借著這一股力氣,一條粗大的長腿,狠狠的打在了那個兵丁隊長的胸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