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那山呼一般的聲音,李自成笑的更加得意,半天後,才開口說道“自古以來,帝王興廢,兆於民心。嗟爾明朝,大數已終。嚴刑重斂,民不堪命。...............”
瞬時間,一片洋洋灑灑的討逆詔書就被李自成給誦讀了出來,當然了,憑借李自成的學曆,你別說這麼一片詔書了,就是之乎者也,他也用不熟練,這都是事前牛金星等人給他實現寫好的,而他也背誦了幾天才有現在的成果,雖然下麵的士兵個百姓中間沒有幾個人能夠聽懂他這片詔書意思,可這就是規矩,再說了,他寫出來也不是讓這些人看的,而是要派人從這裏一路傳遞給大明朝廷的,這就是一個形式,反正無論什麼原因,我攻打你總有找到一個理由的。
好不容易背完了這片詔書,李自成也禁不住鬆口氣,雖然心中不願,可他知道這就是規矩,因為,有了這片詔書,那麼就證明自己討伐大明朝廷,並不是什麼造反行為,而是有道伐無道,也就是後世的,我代表正義消滅你,這種意思。
“老袁呀,我走了,這老家可就交到你的手中了,你可一定要給我守好這老家,要不然的話,如果我在北京吃了敗仗,還要靠你的支持了。”
站在城門口,拉著韁繩,李自成對身邊一個精壯的中年人,臉上還有一道刀疤的將領說道。
這個將領叫做袁宗第,乃是李自成手下的重要將領,這次大順立國,被李自成封為‘綿侯’,現在乃是大順軍右營製將軍,可以說在軍中,除了權將軍劉宗敏跟李岩的左營製將軍之外,就數袁宗第的位置最高了。
最重要的是,袁宗第不僅能打仗,還非常善於處理多方事務,比起劉宗敏來,要強太多了,最重要的是,他是李自成的鐵杆心腹,也是李自成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在這次李自成率領大軍全軍東征之後,這看家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聽到李自成的話,袁宗第慌忙阻止的說道“大王說哪裏話,您此去肯定會一路順風,勢如破竹的打下北京城,微臣還等著您給升官加爵呢,您可千萬不要說如此喪氣話。”
聽到袁宗第的話,李自成毫不在意的說道“好了,這算什麼,從我們起兵造反開始,多少次被官軍殺的潰不成軍,可最後我們不還是順利逃走,到現在終於有了這麼大的的家業,你放心好了,現在大明朝廷就是我手中的一塊肥肉,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想怎麼吃,就怎麼吃,隻是,我這一走,將大部分人都給帶走了,你這裏就剩下五萬兵力,是不是有些少呀!”
“哈哈哈,大王放心,我的兵力絕對夠用,現在除了北方的幾個小縣城之外,剩下的州縣都已經投靠我們大順國了,在加上,長安之地,易守難攻,不會有那些不開眼的敢來我們這裏搗亂的,隻是大王,關於北邊的那幾個縣城,特別是那個榆林城,我們該怎麼辦,是聽之任之還是直接.......”說道這裏,袁宗第做了一個砍頭的動作。
聽到袁宗第的話,李自成也知道什麼意思,現在整個陝西跟周邊的寧夏衛,平涼,慶陽等地方,都已經被大順軍給收入囊中,隻剩下榆林之地,因為偏遠,在加上有牛金星的幾次阻攔,導致現在榆林還打著大明的旗號,在哪裏顯眼。
對於牛金星的心思,沒有子嗣的李自成是非常了解的,獨子陷入敵手,他怎麼能夠無動於衷,所以,麵對牛金星幾次阻攔他派兵攻打榆林,他也沒有放在心上,可是,現在袁宗第既然問出來了,他想了想才說道
“宗第,榆林之事牽扯到牛左輔,所以你在處理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我看那個榆林的縣令還是有些本事的,如果能夠投靠我們的話,不妨給他一些好處,我想,這些等到我的大軍打到北京城後,他就會有所給變的,別的我就不多說了,可最重要的是,牛的祿的性命一定要保住,否則的話,將來後患無窮呀!”
聽到李自成的話,袁宗第心中終於有底了,作為留守大後方的人,為了整個大順軍的安全,他不可能放任一點危險存在,而榆林雖然不起眼,可也是潛在的威脅,心思縝密的袁宗第,是絕對不會放過這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