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城之議(2 / 2)

對於朱求桂的話,蔡敏德並沒有在意,說實話,明朝的這些藩王,在他們這些封疆大吏的眼中,連個屁都不是,如果不是現在還要靠朱求桂的名聲,來鼓動百姓,他根本都不會跟朱求桂見麵。

“王爺恕罪,下官也知道此舉非常不妥,可現在正是抵抗李賊的關鍵時刻,如果這件事傳出去的話,你可知道百姓會如此想,畢竟,汾陽可是抵抗了李賊大軍好幾天了,如果,我們見死不救的話,別的不說,那人心士氣可就徹底渙散了,所以,哪怕在不願,這三千兵,也是要派的,不是為了別的,就為了鼓舞士氣。”蔡敏德說道。

“破了,破了,城門被攻破了,快衝呀。”

就在章自求撞柱而死的時候,汾陽城外,一陣陣衝天的喊聲,響徹雲霄,一個不起眼的汾陽城,居然阻攔了他們百萬大軍幾日的行程,這件事讓大順國的所有人,心中都充滿了怒氣,恨不得現在就殺光城內所有人。

“大王,現在這城一家破了,您看是不是讓孩兒們輕鬆輕鬆,讓大家多日的怒氣都宣泄宣泄,另外,也能夠給那些死忠大明的人一些警告,您看呢!”

汾陽城外三裏地,當得到前軍探子的情報,說汾陽城已經攻破之後,李自成所在的中軍大帳裏,所有大順國的文武官員,臉上都泛起了喜色,其中一個將軍,甚至提出了李自成前幾日生氣時所說的屠城事情。

聽到這個將軍的話,大帳中所有人的臉色都不一樣了,有人變得高興無比,有人卻瞬間皺眉不語。

其實,對於屠城這種事情,李闖大軍從起兵開始,就沒少做,可不要以為,他們是農民軍,就是什麼正義之師,曆史上,凡是王朝末期,那些揭竿而起的各路軍閥,殺起人來,不說殺人不眨眼,那也是人頭滾滾流。

要不然為什麼無論哪朝哪代的史書上麵,對這些人都統稱為流寇呢。

而李自成雖然現在開起來擁兵百萬,勢力強大,可以前到處流竄,攻城拔寨的時候,為了震懾別人,從而屠戮一些強硬抵抗的城池,也是非常正常的。

“大王,萬萬不可呀,現在我軍一路東征,眼看就能夠將大明朝廷給徹底覆滅,從而取而代之,而天下百姓也對我大順國滿懷希望,同時,現在這汾陽既然已經被打下來了,以後這些可就是我大順國的百姓了,現在,大王如果因為一時之怒氣,從而屠戮汾陽的話,那麼別看我軍勢大,可如果我們喪失民心的話,那麼我們的前路將會千難萬難呀!”說話的是李岩。

這次東征,大順國總共是兩路大軍,同時行動,一路就是李自成親自率領的大軍,渡黃河,過山西,從而沿著長城,直接攻向北京城,而另外一路,卻是以劉宗敏為首,帶兵十多萬,從西安出發,經龍門,過河南,從南向北攻入北京。

按理來說,另一路大軍最好的統帥並不是劉宗敏,而是李岩,倒並不是說,劉宗敏不如李岩,而是,在河南之地,李岩的名聲可要比劉宗敏,甚至李自CD要大多了,別的不說,當初李岩就憑借自己,幫助李自成在河南招募了十多萬精壯士兵,從而才有了李自成現在的成就。

可惜的是,也正是因為這點,才讓李自成心中對李岩無比的忌憚,為此,甚至不惜損失一些勝利,也要壓製李岩,對於這些,大順軍內部的一些聰明人都有所察覺,可卻沒人敢說透。

聽到李岩的話,原本臉上帶著笑容的李自成臉色瞬間就有了變化,其實,前幾天的時候,李自成脫口而出的屠城之語,也無非就是一時怒氣而導致的,而不是真正的想要屠城。

現在的李自成跟以前的李自成可是不一樣了,從攻破西安後,以前那個想要帶著兄弟們拚出一個能夠吃飽飯,有衣穿的李自成,就成了一個胸懷天下的大順王了。

對於現在這個放眼天下的李自成來說,肯定不會因為一座城池阻擋了他,從而就進行屠城,因為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屠城這種血淋漓的事情來震懾敵人了,因為,他的敵人已經是一隻待宰的羔羊,呈現於他的盤中了,而他現在更需要的是展現他博愛,寬廣,豪氣蓋天的一麵,因為這是身為一個帝王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