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一群侍衛就將吳三桂給圍了起來,明晃晃的刀槍,緊緊對著吳三桂的要害。
看到眼前無數的刀槍,吳三桂心中頓時一沉,暗暗想到:我命休矣!隨即閉目等死。
“哎呀呀,哎呀呀,這是做什麼,這是做什麼,原來是客,都快快退下。”正當吳三桂閉目等死的時候,耳邊猛地聽到一個有些熟悉的聲音傳來。
隨即睜開眼睛一看,就看到一員熟悉的官員正站在自己麵前,而那些用刀槍指著他的侍衛們,都已經緩緩退了開來。
將那些侍衛們給嗬斥散開之後,那個官員就轉頭對吳三桂開口說道“吳賢侄何必生氣,攝政王也隻是向你實話實說而已,這也證明了攝政王對賢侄的信任,否則的話,換一個人,攝政王豈會如此推心置腹。”
“哦,原來是洪大人,沒想到多年未見,洪大人風采依舊,甚至更勝往昔呀!”看到眼前說話的人正是多年前投降滿清的洪承疇,吳三桂的心中頓時產生一個不好的念頭。
當年洪承疇統領三邊,率領幾十萬大軍對抗滿清的時候,吳三桂還隻是一個官職不高的小將,正是靠著自己父親吳襄跟舅舅祖大壽的原因,有幸見過洪承疇幾次。
雖然交情不多,可吳三桂對於洪承疇卻非常敬佩,別的不說,一個文弱書生,能夠降服三邊無數驍將,將幾十萬大軍指揮的井井有條,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一些可觀的原因,當時洪承疇的滅擄方針,甚至能夠徹底湊效,如果那樣的話,也不會有今天這一幕了。
而後,在得到洪承疇投降滿清後,吳三桂心中還有些擔心,生怕滿清會因為洪承疇而大興,幸好,滿清因為各種原因,雖然善待洪承疇,卻並沒有給他發揮能力的機會,如此,吳三桂才放下了心,這些年原本以為已經徹底泯滅的洪承疇,卻沒想到會出現這個地方。
能夠出現在這個地方,可見洪承疇已經進入了滿清的統治核心,並且,從他能夠輕鬆的喝退那些侍衛來看,洪承疇的地位在滿清中,肯定不會太低,想到洪承疇的能力,吳三桂就知道這次肯定不會善了了。
“哈哈哈,老朽不行了,已經老了,而賢侄卻更勝往昔,這麼多年來,駐守山海關,可謂勞苦功高,如果不是崇禎皇帝,不識忠良,也輪不到李自成小兒如此猖狂,現在不僅北京城丟了,就連他自己也被人逼死,真是可惜,可歎呀!”聽到吳三桂的話,洪承疇感歎的說道。
對於洪承疇的話,吳三桂是心中暗暗讚同的,隻是,旁邊的一下滿清將領卻已經麵漏不愉之色,隻是礙於多爾袞的威壓,並沒有多說什麼。
“陛下對錯不是為臣者能夠評說的,隻是不知道洪大人攔住三桂的去路,有何見教,莫非洪大人能夠說動攝政王,讓他出兵相助三桂嗎?”吳三桂謹慎的說道。
“哈哈哈,賢侄不愧是武將,性子就是幹脆,說話才說了一半,就扭頭要走,這可不是什麼好習慣,剛才王爺也說了,他隻是有些擔心,卻並沒有說不出兵,如果賢侄能夠解了王爺的這個擔心,豈不所有的事情都水到渠成了。”洪承疇不愧是人老成精,幾句話之間,即拉近了跟吳三桂的距離,又表明了意圖。
“哦,不知道需要三桂如何做才能夠解了這個擔心,是不是需要指天發誓,簽下血書,才可以呀!”吳三桂問道。
“不用,不用,這些事情都是庸人才做的,賢侄乃是天下間有數的英雄,這種事情不需要如此麻煩,其實,隻要賢侄願意改裝易服,答應效忠我大清,我敢保證,攝政王肯定會立馬出兵,幫助賢侄解了山海關之危,不僅如此,攝政王還能夠幫助賢侄徹底打退賊軍,將賊軍驅趕出北京城,怎麼樣,不知道賢侄願不願意答應。”洪承疇笑著說道。
聽到洪承疇的話,吳三桂渾身上下頓時感到一陣冰冷,他雖然知道洪承疇出來肯定沒有什麼好事情,卻沒有想到,居然是這種事情,要知道,漢人之所以跟異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衣冠服飾,禮儀道德。
何為華夏,章服之美為之華,禮儀之大為之夏。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有了華夏,現在,洪承疇居然想讓自己改裝易服,如此一來,即使將來自己真的打敗了李自成大軍,保住了山海關,可自己卻徹底完了,別說什麼光複大明,流芳百世了,不遺臭萬年,就算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