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山的對於西安的看法,石磊心中還是非常得意的,而這些也正是石磊這段時間的努力,自從石磊從榆林縣城開始,他就在想著如何才能夠盡快的發展壯大,在大明時期,想要發展壯大並不是說你的兵力越多,你的地盤越大就越強大,如果這樣的話,富有四海的大明王朝也不會被滿清給壓著打了,最後更加不會被一群飯都吃不飽的農民給推翻了。

那麼怎麼才能夠發展壯大,在思前想後之下,一個偶然得到機會,石磊發現了一個早就被世人給認可的結果,那就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兵不強”,這種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聖賢們就已經提出來的想法,確實在民智未開的封建時代最合適的方法,隻要讓百姓安定下來,在全力發展這四種行業,那麼不說多麼的強大,可越來越強大卻是必然的,當然了,有人說這種方法既然可行,那麼為什麼幾千年來,為什麼各個朝代繁榮時期都是非常短暫,而衰敗時期卻那麼長遠呢?

這就要牽扯到人們的私心上麵了,就拿朱元璋來說吧,他將天下的各種行業全部進行的分化,可他這種分化的目的卻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能夠有效的控製,從而讓他朱家的天下綿延萬年,永世不敗,可這可能嗎,從兵戶製度上麵就能夠看出來,在朱元璋跟朱棣死了不就,這個兵戶製度就變得名存實亡了,以至於英宗之後,能夠打仗的全部都是招募而來的士兵,那些兵戶已經徹底的淪為了農民了。

有了這種想法後,石磊就有了明確的目標,而後也正是在這種目標之上,石磊製定了各種製度,當然了,石磊並沒有向朱元璋一樣,進行那麼嚴厲的限製,而僅僅隻是進行了引導而已,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中國百姓的智慧,他們雖然不如一些天才一樣那麼聰明,可多年的生活經曆卻讓他們對於一切都非常了解,就好像漢初的時候,進行的黃老無為之治,看起來是朝廷什麼都不管,可那個時候的百姓卻是最幸福的,對於朝廷也是最忠心的。

反倒到了漢武帝時期,看起來是打敗了強大的匈奴,可老百姓卻也變得悲慘起來,甚至有了造反的人群,由此可見,動作太多並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了,說是引導,也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也有一定的範圍,像是經商一樣,普通的產品任由運作,可如果關係到重要物資,比如糧食,食鹽,鐵器等物品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限製,可即使如此,也讓所有的陝西百姓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在加上石磊對於賦稅的嚴格控製,導致遭受多年災難的百姓,終於緩緩的好轉起來。

“哈哈哈,李兄的話,說的都是好話,不知道還有哪裏還有缺點,還請李兄直言不諱。”雖然心中得意,可石磊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並不會認為這一切都沒有任何差錯,而他最想聽的也是有差錯的地方。

李山聽到石老弟的話之後,也沒有任何意外,隻是笑了笑,又接著說道“賢弟既然想聽缺點,那麼為兄也就直說了,這些天我們看了許多的東西,說實話,大的差錯還真的沒有,即使有一些小差錯也不足為慮,畢竟任何事情都沒有十全十美的存在,唯有一件事為兄卻不得不說,否則的話,恐怕將來會成為一大禍患,如果真的這樣任其發展下去的話,恐怕到時候會生出大事呀!”

“哦,還請李兄指教,不知道是什麼事情,隱患居然如此之大。”聽到李山的話,石磊頓時滿臉嚴肅的說道,說實話,聽到李山的話,石磊心中也是一個激靈,要知道,所有的事情,他都是小心翼翼的處理的,甚至連童臣輔跟賈漢卿這些老人也都挑不出毛病,可現在這個李山居然說出還有這麼大一個隱患,他怎麼能夠不緊張。

看到滿臉嚴肅神情的石磊,李山臉上卻顯出好奇神情的說道“賢弟,這件事事關重大,所以,在我說出來之前,賢弟是不是該跟我們袒露一下真實的身份,要不然的話,恐怕我即使說出來了,也無濟於事呀!”

李山的話一說完,石磊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猛地大聲笑道“哈哈哈,果然不愧是聞名天下的‘李公子’,居然早就猜出了在下的身份,好既然如此,那麼我也就不在隱瞞了,在下正是石磊,先前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隱匿身份,還請兩位見諒。”

“哈哈哈,能夠得到天下聞名的石大人如此對待,我夫妻兩人實在是榮幸之至,原本我二人隻是想來看一看這能夠憑借弱勢力量打敗天下無敵的滿清大軍的陝西到底是如何的與眾不同,卻沒有想到,這一來就見到了石大人,李岩真是倍感榮幸。”聽到石磊的話,李山或者說李岩終於也說出了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