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呂大器的話,柱子開口說道“呂大人,您為這種人生氣根本就不值得,現在向這種人難道好少嗎?像是洪承疇,吳三桂這些人,那可是他們這些人的榜樣,說不定他們現在還巴不得滿清韃子打過來,他們也能夠混一個什麼王爺當當呢!”對於信中的情況,柱子早就已經知道了,正是黃得功,高傑等人密謀擁戴福王朱由菘繼位的消息。
原本這件事應該早點告訴呂大器的,可因為事關重大,柱子隻得將這件事先向陝西的石磊做了彙報,在石磊做了回複之後,才稟告給了呂大器。
“鄭大人,不知道對於這件事,朝廷是怎麼看待的,是直接動手消滅這些人,還是另外在想辦法。”呂大器跟史可法不一樣的地方再也,如果現在是史可法在的話,他不會管朝廷是怎麼看的,而是肯定會********的解決這件事,而呂大器卻知道自己應該先聽聽朝廷的看法,而這也是石磊將史可法召回陝西,留下呂大器主張江南的原因。
“呂大人,朝廷的意思是,既然這件事已經無可挽回了,那麼就徹底的放棄不管了,隻要盡量的保證我們手中的力量存在就行了,畢竟沒有實力,那些虛名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他們願意要就讓給他們好了。”聽到呂大器的話,柱子開口轉述石磊的意思。
柱子的話一說完,呂大器就大吃一驚,隨即說道“什麼,難道朝廷的意思就是看著他們做下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難道就不怕將來會產生不必要的後患嗎?”也難怪以呂大器的機變本性,也會如此驚訝,要知道在這個名義大如天的地方,多少人為了一個虛名而家破人亡,像是方孝孺,就為了一個忠臣的名聲,被殺了十族,可以說這個世界上,隻要跟他沾點邊的人都被殺了,而現在朝廷知道了有人想要登基稱帝,卻不僅沒有直接絞殺,反倒要求退讓,這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那就是天方夜譚。
聽到呂大器的話,鄭天柱也有些無奈,他也不知道石磊到底是怎麼想的,可他身為屬下,既然上司有了命令,他也隻有聽令行事。
其實,這件事倒是石磊有些考慮不周了,石磊身為後世人,最注重的是就是實際的利益,他知道,隻有自己手中有了足夠的利益,那些什麼虛名,根本就不重要,別說皇帝了,給你一個玉皇大帝,你就真的是玉皇大帝了嗎,再說了,對於這個曆史的弘光皇帝的本性,石磊是非常清楚的,也知道他為了根本就不會對陝西的大明政權造成什麼危害,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夠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