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跟身邊的諸多下屬客套著,洪承疇一邊向著漢軍駐紮的軍營而去,因為滿清大軍跟漢軍的不融洽,所以,兩支軍隊並沒有駐紮在一起,而是分別駐紮,所以,這些前來迎接洪承疇的都是一些漢人將領,並沒有滿人將領,跟在洪承疇身邊最活躍的的是兩個劉姓將領,劉澤清跟劉良佐。
說起來這兩人也確實是有些倒黴,原本他們看到滿清勢大之後,就自作聰明的想到了投降滿清朝廷的打算,為的就是能夠得到跟吳三桂或者洪承疇這樣的待遇,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剛開始滿清朝廷對於他們的投降,確實的非常重視的,並且,在他們聯合起來打敗了高傑之後,為此還獲得了一些獎賞,可到了這裏,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在寧完我跟黃得功談判的時候,他們就成了談判的條件,當然了,後來的談判因為黃得功的敷衍,並沒有成立,可後來,在滿清大軍被黃得功給阻攔住之後,並且,為此還損兵折將之下,他們就成了滿清將領抱怨的對象,特別是英親王阿濟格,更是認為正是有他們兩人的存在,才讓黃得功抵抗的如此頑強,對他們兩人可謂是厭煩透頂。
如果僅僅如此的話,還不算什麼,為了彌補滿清八旗軍的損失,自從滿清大軍兵臨淮南城下之後,所有的攻城任務都是由他們兩人的手下來完成的,一時間,兩人手下的士兵,損失慘重,甚至就連他們兩人,也在阿濟格的逼迫下,不得不頂盔戴甲的親自衝鋒,一時間兩人徹底苦逼了,後來,要不是兩人為了保命,而不得不自殘一樣的吃了足量的巴豆,差點拉死在茅房裏麵的話,恐怕兩人現在早就已經魂歸西天了。
所以,這次在迎接洪承疇的時候,兩人是萬分驚喜的,畢竟他們在認為跟洪承疇也算是自己人了,畢竟都是漢人,還都是投降了滿清的明臣,隻要兩人巴結好洪承疇的話,最起碼以後就不用在跟以前一樣,那麼受人欺負了,畢竟跟阿濟格比起來,洪承疇雖然低微有些低微,可實際的權利卻並不比他小,到時候有了洪承疇在前麵頂著,他們就能夠輕鬆許多了。
有人歡喜,那麼肯定就會有人發愁的,此時,跟在眾人後麵,一個將領就滿臉陰鬱的神情,仿佛欠了別人巨款一樣,這個人就是明末最大的投機分子,吳三桂了。
看著前麵跟眾人輕鬆交談的洪承疇,吳三桂的心中卻像是一顆千年寒冰一樣,哇涼,哇涼的,此時他心中不時的抱怨,‘為什麼你沒死,為什麼陝西那些人沒有殺了你,反倒讓你安然無恙的逃了回來,為什麼,這是為什麼。“
可惜,他的問題是注定沒有答案的,無論他怎麼抱怨,現在洪承疇就這麼好端端的站在他麵前,不僅如此,現在還成了他的頂頭上司,想到以後自己主動要遭受的磨難,吳三桂此時恨不得抽出腰間的寶劍,一劍刺死他,可惜,他也隻是想想而已,並不敢真的付諸行動,不僅不敢行動,他知道,從今天開始,他要夾著尾巴過活了,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在河南的時候一時衝動所下的那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