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洪承疇的機遇(1 / 3)

聽到石磊的這番話,洪承疇非常識趣的不再說什麼,而是低著頭慢慢的喝起了酒來,因為他知道,這種時候並不是提意見的時候,如果因為這個時候他提出意見,而被石磊誤會他心中另有什麼圖謀的話,恐怕他這麼長時間費盡心力的討回石磊而得到的那點好感,恐怕就要徹底散去了。

“洪大人,說說吧,你對雲南之事有什麼看法,或者說,你有什麼合適的人選來提供給本官。”看的洪承疇半天沒有說話,石磊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同時,腦子裏麵也禁不住想起了前世曆史上關於洪承疇的事情。

在後世的時候,史學家曾經將洪承疇排為明末之時,漢人的第一大漢奸,就算是極力鼓動多爾袞趁著中原內亂的時候,率軍入關的範文程也不如洪承疇排名高,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在滿清入關,到滿清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洪承疇可謂是立下了不朽的功勞。

在公元1647年也就是順治四年的時候,滿清朝廷的一群能征善戰的將領,紛紛因為各自原因漸漸死去,要知道,蛇無頭不行,而滿清的這一批將領,都是曾經跟著努爾哈赤或者皇太極,在關外經曆過多年苦戰才慢慢爬上來的,都可謂經驗豐富了,而他們離去之後,滿清的戰鬥力也下滑的厲害,到了後來,曾經打得大明朝廷百萬精銳大軍狼狽而逃的滿清八旗大軍,居然會被一些烏合之眾給屢屢擊敗。

就像赫搖旗等大順軍的殘兵敗將,在滿清朝廷入關的幾年之後,居然就能夠打敗所謂的滿清八旗大軍,從這裏就能夠看出來,滿清八旗大軍的戰鬥力已經在逐漸減弱了。

除此之外,滿清八旗大軍的兵力稀少,要造成了他們想要剿滅到處流竄的義軍跟明軍殘部,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幸好,在這個時候,範文程跟洪承疇等一些漢人主動的站出來,替他們的滿人主子分憂解難起來。

特別是洪承疇,在順治十年,南邊漢軍大肆反攻的時候,洪承疇臨危受命,經略起了西南之地的廣大地方,而洪承疇也卻是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狗腿子,最後一次的反清高潮,就在他的這種強力壓製下,徹底被瓦解了,由此之後,整個華夏之地,再也沒有成氣候的反抗滿清朝廷的起義,直到一百多年之後,洪秀全這群神棍的造反才徹底的晃動了滿清朝廷的統治,而這種情況,不到不將一部分責任算到洪承疇的身上。

當然了,這個時代,因為石磊的存在,從而導致了天下的巨大變化,可無論曆史有什麼變化,一個人的性格卻不會有大的變化,就好像洪承疇一樣,原本曆史上之所以那樣,那是因為他卻是滿清的臣子,為滿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是應盡的本分,而這個時代,洪承疇還是那個洪承疇,可天下大勢的改變,卻讓他並沒有重新成為那個滿清的忠臣。

聽到石磊的問話,洪承疇卻沒有任何欣喜的神情,反倒滿臉猶豫的說道“大人實在是謬讚了,下官才疏學淺,再加上剛剛歸附朝廷,對朝廷的人事並不了解,又怎敢胡亂建議,如果因此而導致大人決策失誤的話,那可就是下官的責任了。”

“哈哈哈,洪大人真不愧是老前輩了,這說的話滴水不漏呀,既然本官問了,您就說說吧,反正你說的話本官也會認真考慮的,即使出現了什麼差錯,也不會責怪道你的身上的。”石磊笑著說道。

聽到石磊這話,洪承疇知道,自己肯定是要說出一點東西的,要不然石磊這關肯定是過不了的。

“既然大人想聽,那麼下官就說說自己的一些薄見吧,如果要選擇合適人選的話,那麼首選要符合一個條件,那就是不能夠是純粹的武將,大人心中是清楚的,雲南之事,看起來是戰事,可實際上卻是因為各方利益不滿足於現在的境況,從而做出的極端反應,所有,想要解決雲南之事,首選要解決各方勢力之間的不協調,隻要協調好了各方的勢力,在用強勢兵力壓上,這樣一來,即使還有些人心中不滿意,可也不敢在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