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個豪傑遍野、群雄迭起的時代。一個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舞台。

這座舞台,人主,雄才大略者有之;隱忍待發者有之;守土之犬者;鼠膽寸光者亦有之。

這個時代,武將個性飛揚,縱馬馳聘,戰陣相交;謀臣腹藏機略,胸懷天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張繡,幸運或不幸,恰處於這個獨一無二的絢爛時代。

說他幸運,是因為他乃張濟之侄。

張濟何人也?董卓四大將之一,曆任中郎將、鎮東將軍、驃騎將軍。聲名赫赫,手握西涼重兵。

張繡自幼隨張濟生活,身為張繡叔父的張濟因為沒有兒子,待張繡更是如己出一般。

張繡自己少年師從蓬萊槍神散人童淵,習得百鳥朝鳳槍,武技高超,號稱北地槍王。常年隨張濟征戰,以軍功升任建忠將軍,封宣威侯。

而為什麼說他不幸呢,因為自張濟戰死南陽後,張繡便失去了他最大的依仗。

更為不幸的是,現在的張繡已經不是原來的張繡了!直白點講,現在張繡的身體,被一個廢柴穿越黨占據了。

……

2015年7月,是xx大學考研的日期,大四學生張秀參加了這次考試。盡管他並不是很喜歡自己的專業——金融學。同時,他還參加了自選第二學位——哲學的考研。

經濟金融學這些對於文科特長的張秀並不是很難。四年前在一所普通高中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時候,半瓶子醋的政治老師很有“自知之明”地放棄了教授經濟學。學生中也沒有幾個人願意自主學習這一部分。

但張秀積極自學了這一部分,並且十分透徹地弄懂了令理科學生都自覺困難的經濟學圖表、計算分析題。這份不錯的邏輯分析和計算能力使他在這四年的大學學習中可以同時學習兩門經濟學專業而不吃力。

隻是,張秀真正的天賦並不在這一塊。在文綜三科之中,張秀特長在於曆史地理。

拿曆史來說,張秀基本可以做到過目不忘的地步。值得注意的是,張秀並不是一個記憶力超群的人。甚至記憶力較一般人都稍顯劣勢。在班級裏,張秀連六十名同學的姓名和樣貌有時都對應不起來。六名代課教師,一緊張連姓什麼都弄串了。

之所以學曆史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地,或許是興趣或者天賦使然吧。

還有地理,張秀自從初中接觸到地理,便對滿頁花花綠綠粗細線條的地圖有很大興趣。旁人一看就頭大,張秀卻時常拿鉛筆橡皮在上麵勾畫個樂此不疲。

其實這也拜喜歡學曆史所賜,每本曆史課本都附帶了相應的曆史地圖冊。隻是其他同學隻要老師不要求,根本懶得看地圖冊一眼。張秀卻好像發現寶藏一般,在地圖上模擬朝代更替、勢力攻伐興亡。久而久之,對地理也喜歡上了。

有幾次曆史考試,張秀就拿曆史地圖冊當做墊紙板。考試過程中遇到難解的題,就在地圖冊上的注解裏光明正大地尋找答案。而監考老師隻當這個學生隻是亂翻書打發時間而已。

當時張秀所在的初中,精英薈萃,尤其是在張繡這一屆,還出了一個三年時期包攬了年級第一的超等生,在全縣範圍內也是能令本校師生引以為傲的學生。但同樣是在這一屆,要論曆史單科第一名,大家卻總是先想起張秀,然後才想到年級第一那位。這也算張秀在初中時代最引人側目的一件事了。

最後再說政治,政治這門課可以說一半都要靠記憶背誦。張秀實在記憶力欠佳,所以政治反而是張秀文綜三科最差的一門。但是另外一半,政治經濟學、哲學卻不太需要記憶,這兩大塊依賴邏輯分析能力。好在張秀的長處就是邏輯分析,所以政治總體也不差。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張秀尤其喜歡哲學。正如哲學的概念而言:哲學,一門引導人更好生活的藝術;哲學,一種使人聰明、啟發智慧的學問。

隻可惜,拜張秀那其爛無比的英語所賜。張秀高考隻上了一所普通大學,哪裏有他學習像哲學這樣的一本專業的份。更何況,哲學就業困難,家庭條件差的張秀隻得硬著頭皮學相對熱門的會計金融。

自然,張秀本來想要選修的第二專業——與哲學同樣是冷門專業的心理學更加沒戲了。

對於一個有誌青年而言,有什麼比不能學習能最大程度發掘自己潛能的專業更悲催的!整天和錢打交道,非我張秀本願啊!

所以結束考研,張秀便習慣性的對自己進行了麻醉:約同幾名同道中人,在自己宿舍上了個通宵。通宵的內容卻不是整夜玩網絡遊戲,而是玩一款叫做《三國全麵戰爭》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