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1 / 3)

當然,拿下廣陵隻是張繡為了對付饑荒和旱災的一個舉措。重點其實在另外兩個舉措。

其一就是屯田,借著糧倉還有點糧種,七萬軍漢大舉屯田。這些人當兵之前,絕大多數都是農民,現在隻是重操舊業而已。

張繡派人挑選了灌溉最方便、土壤最肥沃的無主田地,交給屯田軍。同時,招撫流民,一起開墾舊有田地,疏通原有水渠河道,以便利屯田。

而最重要的措施是刷洗吏治,盡可能減少官僚剝削。輕徭薄賦,安定淮南民心。最終達到使淮南的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的長久養戰之道。畢竟上層建築是經濟基礎發展的保障,這點張繡後世學政治的時候深有體會。

此舉措由袁渙牽頭負責,楊弘閻象佐之。

話說回來,為了張繡今年最後有飯吃,張繡必須派出去一個可以獨當一麵的將領鎮守廣陵。屯田離不開李通,那麼看來隻能用楊奉了。

當然,在出鎮廣陵這件事上,張繡的一眾部將除了已經出鎮汝陰的劉辟龔都,個個都主動請纓。

這可是個肥差啊,雖然說北麵有呂布威脅。但現在是人都知道,呂布沒有多大野心,隻想守著自己徐州的一畝三分地。而且徐州最大的威脅是曹操,呂布不會那麼沒腦子再跟張繡交惡。

張繡最後還是點名楊奉為廣陵主將,這個張繡和賈詡和楊弘提前商量過,實在不得已就派楊奉。但是張繡點名的廣陵副將則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那就是,韓暹。

就連韓暹也沒想到自己也能去廣陵。一聽到楊奉是廣陵主將,韓暹就知道廣陵沒自己的份了。原因很簡單,沒有哪個主公會放心把兩個關係親密的降將放在一起。

隻是,張繡就這麼做了,很直接,很幹脆。

最後一件事就是出征廬江了。這個沒什麼談的,糧草都準備好了,基本上就是張繡直接點將了。

張繡這次還是親征,隻帶雷薄陳蘭兩人所部共四萬人馬,加上四萬多直屬軍隊。另外帶上了熟悉廬江底細的楊弘為軍師,胡車兒周倉裴元紹帳前聽命。

留守壽春的主事是賈詡,另外還有張先雷敘的四萬人馬。

所有任命即刻生效,克日出發!

出征前張繡終於收到了細作發來的南陽戰報。

與曆史上曹操在南陽好幾次先勝後敗不同,這次曹操是先敗後勝。直接幹脆了落地攻下了宛城,並派曹洪鎮守。

隻是南陽之戰的過程比蘄陽之戰慘烈多了。

劉表複得宛城,這次派了荊州名將文聘鎮守。曹操因為過於輕視荊州兵將,這次卻在文聘手下碰了個頭破血流。

荊州軍總數雖然不遜於曹操軍隊,但戰鬥力比起曹操的虎狼之師差遠了。所以文聘隻能據守宛城,等待曹操軍糧吃光自己滾蛋。

曹操自然知道荊州方麵什麼心思,所以直接下令攻打宛城。但宛城也是有名的大城,城牆堅厚,又有天然河流充當護城河。

荊州兵雖然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架不住人家錢糧器械實力雄厚,還有南方的地理壞境造就了一大批獵人出身的神箭手,那弓弩箭矢更是不要錢一樣,潑天蓋地傾灑。

結果就是好幾天的攻堅戰,曹軍的死傷令曹操一陣陣肉痛。

但是曹總一肚子壞水,一個小小的宛城怎能難住曹老板。繞著宛城走了好幾圈,曹操打定主意,給文聘來了個聲東擊西。

曹軍故意在西北角虛張聲勢,引得文聘抽調大多數精兵守備西北。

結果夜裏曹軍精銳偷襲東南,砍倒了全部用來阻敵的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