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1 / 2)

曹操這時候已經不想研究“降漢不降曹”這裏麵的政治意義了。因為此時此刻,他所把持的大漢朝廷,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出征徐州之前,曹操已經把所有的威脅和風險都考慮過一遍。尤其是得知張繡學他玩屯田,而且剛開始屯田就招撫了百萬流民。步子著實邁地太大,所以曹操隻是把最大的威脅放在了河北袁紹身上。

在得知袁紹正在對公孫瓚的易京發動最後進攻的消息後,曹操便果斷出兵。曹操相信公孫瓚那個屬王八的絕對挺不過今年,所以得趁袁紹把目光放到中原之前趕緊一統中原,最不濟也得全據兗州、豫州和徐州。

但是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張繡如此厚顏無恥。拿了自己朝廷詔封的官位名銜,獲得了淮南名義上和實際上的的統治權,居然還出兵襲擊許昌。

最無恥的是,居然還打著的是“送還玉璽”的名號?送個玉璽你派十萬軍隊?淮南兵什麼時候這麼清閑了?十萬人也就罷了,你總帶自己的糧食來把,隻是你竟然大言不辭的說這是“王事”,居然要我給你買單?

而且我居然找不到一點理由回絕他的任何一個要求!玉璽卻是是國之重器,護送的人少了還會遭天下諸侯詬病不忠於王事;護送的人多了還能落一個不辭辛勞盡職盡責的名聲。相反,我要是不給你們這群“盡職盡責”的“王師”飯吃,倒顯得我怠慢國器,怠慢王事。

這是什麼道理!

曹操確實有直接擊殺張繡的心思,而且不是確實,是非常想!隻是曹操腦子卻很清醒,張繡素有北地槍王的名號,沙場征戰也十幾年了,武藝絕對比自己高得多。就怕到時候沒殺得了張繡,自己卻命隕了。

而現在,戰場裏的猛將徐晃典韋許褚都抽不出身。唯一有空的於禁,唉,帶兵還可以,鬥將沒見他贏過誰。另外據郭嘉描述,夏侯淵呂虔李典樂進等人也決計一擊殺不了張繡。

到時候一旦失手,自己落一個不厚道的名聲不算什麼。張繡卻是絕對會率領他這幾千來無影去無蹤的輕騎遁走。然後,五日之內,隻有三四萬二線軍隊的許昌必定失守。到時候皇帝被劫走,人家玉璽還在手,自己絕對會成為聖旨欽定的亂臣賊子!

看來自己還是太小看這張繡了。能夠用兩個月全據淮南的人物,自己隻是因為此人以前名聲不顯,就一時做出了輕率之舉,被這兔崽子有機可乘。

既然殺不了張繡,那就隻能讓步了。曹操從來都是拿得起放得下,一揮手便對旁邊的於禁下令道:“用大纛傳令,鳴金收兵,全軍退回下邳!”

於禁瞥了一眼不改臉上笑容的張繡,又看了一下還差一點就能擊殺的呂布,雖然已經抱拳麵向曹操,但還是略有遲疑。

曹操又是一聲大喝:“於文則,我的軍令從來不下第二遍!”

於禁隻得大聲答一聲諾,便徑自去大纛處用令旗發令。

端坐在戰馬上的張繡卻是冷汗浸濕了後背,他看見了曹操手同樣按在劍柄,也看見了旁邊躍躍欲試的於禁,更依稀認得幾百米外縱馬狂奔而來的夏侯惇和李典樂進。

這也是賭一把了,就賭曹操在沒有絕對把握在全局贏自己的時候翻臉。

雖然自己當時將腦中靈光一閃得出來的計策對賈詡全盤托出,得到的回答是:不會有性命之憂。但張繡還是心裏沒底,這種感覺在正麵麵對曹操的時候尤為強烈。

隻是張繡沒傻到在曹操麵前麵露膽怯之色。曹孟德平生可沒少劍走偏鋒過,難保暴怒狀態下一劍砍了自己。但是要是自己一旦露出膽怯之色,恐怕就得當場死翹翹。

這會兒已經到下午了,夕陽如火,照耀著戰場上鮮血更是鮮豔。一代無雙戰神呂奉先猶自揮動著那杆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仍然沉著地轉著馬蹄。

身邊的並州狼騎和陷陣營隨著時間一個接一個倒地不起。要麼因為腹空力竭,要麼是傷重血盡。

就連高順,也被曹操的猛將許褚三十回合擒拿出陣。旁邊的侯成曹性要去救,卻被許褚一手夾帶著高順,另一手一擊震翻馬下,連帶兩人都被曹軍士卒生擒。

仗打到這份上,連陳宮也操刀上陣了。幸好曹軍戰將不多,否則也是被生擒的命。

一聲鳴金聲驟然響起,不論是軍紀嚴明的虎豹騎武衛營,還是平時鬆散打仗不要命的青州兵,都迅速交替退出戰團。

圍著呂布轉著燈廝殺的典韋許褚和曹純,也隻得發出最後拚盡全力的一擊,卻還是被呂布一人一戟擋住。

一陣更為急促的鳴金聲響起,典韋三人隻得遺憾退場。

最後,於禁的五千士卒負責殿後,武衛營虎豹騎護衛著曹操,青州兵三三兩兩結伴摻扶著向北走去。

曹操的大隊人馬,也是暫停了腳步,重新列隊,有序撤退。

一直到於禁的殿後部隊撤出了三裏之外,呂布還保持著最後抵擋典韋許褚曹純三人的姿勢,注視著遠處曹軍退去,眼皮也不曾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