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最後還是沒能追回袁瀾。
劉曄派出的侍衛雖然盡心竭力辦事,無奈還沒往西追上一裏路,潑天的冰雨伴隨著驚雷聲滾滾而下!
等到這侍衛冒著寒風驟雨走江邊陸路終於看到了船隊的時候,急來的暴雨卻是已經導致江水大為上漲。上遊江麵已經朝下遊湧來一波波洪峰。
眼看風浪雲霧將船隊湮沒,這侍衛卻是在也不敢追了。江邊土路已經泥濘不堪,馬已經無法再騎了。而且現在風向已經轉變成了強勁的東風,已經不是逆風的船舶已經不是步行奔跑能追上的。
……
曹軍淮河之北一戰,又是折損兩萬多人馬!
先是八千後軍被張繡急襲擊潰。再接著曹軍又被埋伏,又扔下了四千殿後曹軍。還有張繡軍騎兵對曹軍主力窮追不舍,喪失銳氣的曹軍還嚐試留下數千兵馬阻擋,卻是因為沒有重型兵甲,而沒能頂住一千西涼鐵騎一個衝鋒。一敗再敗且體力消耗殆盡的曹軍終於喪失了鬥誌,四散奔逃。又被張繡軍輕騎和羌胡弓騎砍殺射殺了數千!
其實,如果曹操和荀攸當時穩定住了心緒,不被張繡一直算計他們而影響了對大局的判斷,當場指揮中軍在被包圍的時候就地作戰,也不至於一來一回的奔跑白白消耗掉了曹軍最後積攢起來的體力精力。甚至不用等到前軍騎兵和輕兵的回援,僅憑中軍曹軍便可與隻是兩萬五千山寨山賊和一萬張繡軍疲軍弱軍一戰。
可是曆史沒有如果,曹操的錯誤決定致使曹軍失去了最後扳回一局的機會。
十五萬曹軍,四天三夜便折損到不到三成,所有糧草輜重更是丟失無遺,這一戰,曹操可謂慘敗!
如果加上蘄陽折損的數萬曹軍,曹操此征淮南,前後折損的青壯兵員不下十五萬!
誠然蘄陽之戰曹軍折損的大都是一些民夫鄉兵性質的山寨曹軍,但是那也是曹操的預備役軍隊,是曹操擴充軍隊的第一替補梯隊。在這人丁銳減的漢末亂世,中原之地誠然還能湊出百萬青壯之士,但是一個國家不可能把所有精壯都用來擴充軍隊。
否則,那就是好比袁術一般的窮兵黷武了。整個淮南的精壯男丁基本都被袁術強征入伍,導致本就荒蕪被廢棄的農田更是沒有充足勞動力耕作,這也是曆史上為何淮南饑荒極其嚴重以及為何饑荒先於旱災爆發的最重要原因!
在這個高出生率卻也高死亡率的亂世,男丁的數量也是決定實力的重要因素!
曆史上曹操八十萬大軍赤壁一戰湮滅之後,將北方精壯男丁一戰而損失殆盡的曹氏集團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休養生息和戰略防守的狀態。以至於劉備和孫吳能夠輕易揮軍淮南合肥,瓜分荊州。甚至還讓劉備挺過了積蓄實力的階段,讓劉備得以進軍西川。
而此時的曹操對付偏安西北蠻荒之地的馬超韓遂等西涼軍閥都費了老大勁,情況危急時甚至被馬超攻取了長安!一直等到劉備安定了益州,進軍漢中的時候,曹操才同樣進軍漢中。
但是還沒休養得緩過勁的曹軍此時還是沒有像以前那樣對劉備軍有絕對優勢,不得已高呼著雞肋的曹操不得已隻能放棄了攻取西川的打算。
赤壁之戰之後,靠北方常年處於戰亂的地區再也沒有發生過超過五十萬人的會戰。因為北方勢力已經難以再聚集如此多的兵力。
但是漢末以來長久處於休養生息狀態的荊州益州和江南卻是人丁興旺。南方地區倒是爆發過據說雙方百萬軍兵參戰的夷陵之戰!
這便是三國的人丁實況!
……
曹操這一去,張繡敢說,沒三四年蓄力,曹操是不可能再征討淮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