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1 / 2)

從吳縣去淮南的話,更方便的是先陸路去曲阿,然後直接坐船過江。一路上都是平路寬江,便利快捷,隻消三四日便能踏上江北土地。

但是張繡和周瑜卻仍然是決定走丹陽郡的原路返回江北,雖然一路崎嶇難行耗時長,但是在張繡看來卻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太史慈還沒招到手啊!

張繡對周瑜也沒有隱瞞想要招攬太史慈的想法,而周瑜本人的態度也是極為讚成的。

劉繇被孫策打敗之後退往距離吳郡相當遠的豫章郡。護衛著他逃出生天的太史慈卻是不肯一起同行,留在了丹陽西部山區。收攏被孫策打敗的散兵遊勇占據了涇縣,然後借著劉繇揚州刺史的名頭把自己封為丹陽太守。以涇縣為根據地屯兵開府,甚至聯絡山越、祖郞等勢力對抗孫策。

實話說涇縣地區不富庶,戰略位置也不是十分重要,但是卻是孫策目前兼並江南的最大障礙。如果孫策想要拿下相對地廣糧多的豫章郡,首先得攻下中間的丹陽郡。要不然,就必須走會稽郡繞好大的一圈,才能兵臨豫章。

所以說太史慈占地盤也是挑了一個好地方,挑中了涇縣這個交通要道來專門惡心孫策。而根據目前孫策和劉繇勢力以及太史慈的關係來說,那是必須打一架分個高下。

於是周瑜是希望張繡能夠收攬太史慈的,隻要太史慈歸順了張繡,那丹陽郡就算安定了。然後按照張繡和孫策的盟約,張繡會讓袁胤放開丹陽郡內的通行權,保證孫策的軍隊正常通過,方便孫策征戰豫章江夏等郡。

能給自己現在效力的勢力增添一員虎將,並且可以間接向自己長兄孫策致以摯意,周瑜有什麼理由拒絕再走一遍山路?

但是讓周瑜驚訝的是,張繡招攬太史慈的過程實在太簡單了。從周瑜的視角看來,張繡隻是一個人騎著一匹馬,進了涇縣一次,連任何禮物也沒帶,回來就把太史慈帶回來了。

雖然說這一次張繡是真正的單騎赴宴,但是危險性卻是相當低的,甚至都沒有前些天張繡和周瑜三十餘騎赴吳郡的風險大!

因為張繡和太史慈之間沒有任何的敵對關係。而張繡和孫策之間卻是因為並列諸侯且地盤相鄰,存在著微妙的關係。

縱然太史慈現在占據的地盤原來是屬於張繡的。但是這句話卻沒有一個人會說出來。因為張繡控製丹陽一直都是名義上的,張繡對於丹陽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掌控力。

因為張繡從來沒有派遣過一兵一卒駐紮在丹陽。淮南的計劃經濟政策實行的如火如荼,力度大到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們稍有不滿便被鐵血清洗的時候,丹陽郡卻是異常平靜,各家該幹嘛幹嘛,該吃吃該玩玩,甚至相當多的鄉下地主沒有聽說過江北的糧食計劃經濟!

對這種宛若兩個世界的狀況張繡自己其實是十分清楚的。從代替袁術成為淮南王之後,張繡的心思其實是想北上淮河,與曹操呂布逐鹿中原成就王霸之業的。但是不得不說自己那段時期的還是不夠成熟,沒有膽魄,太過於好高騖遠了。

沒有膽魄!對,淮南是遇到旱災加糧荒了,但是這並不應該是你旁觀曹操征伐徐州的理由。這個時候你本應該化天災人禍為動力契機,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直接突擊許昌。縱然你當時的二十萬軍隊是烏合之眾,但是那場百年不遇的饑荒和旱災可以化作全軍將士上下一心的凝聚力,在加上有數萬剽悍西涼健兒,與曹操一決雌雄也不是不可能!

好高騖遠!對,你是借著一些堪稱漂亮的手段從曹操嘴下搶到了呂布集團的精華人才,但是你居然天真的以為有陳宮張遼高順等人的加盟就能和曹操扳手腕!你並沒有收服這些人的心,更沒有見識他們的長處能力,就想依靠他們打敗在中原摸爬滾打好幾年成了滾刀肉一般存在的曹孟德,你這不是眼高手低白日做夢是什麼?

當平步青雲一路凱歌的夢破碎,張繡終於睜開了眼睛,抬起手去摸自己的心髒,問自己何去何從?

當好高騖遠的目光終於從逐鹿中原中收回,張繡將自己的視線放在了平行線,放在了江南。

還好,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丹陽郡因為自己一貫的忽視而逐漸遠離自己。袁術死後接受袁家殘餘投降的時候丹陽郡還算完整,張繡為了安撫投誠的袁耀及袁術親屬,保留了袁術任命的丹陽太守袁胤——實際上張繡當時就沒把丹陽放心上。一直到現在因為沒有來自淮南的軍政支持,實際上也是外鄉客的袁胤實際上也是掛著個太守的空名,沒有多少人願意搭理這樣一個先失勢現在不受重視的所謂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