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母親蔡氏是那種溺愛型的母親,諸如蔡瑁蔡中蔡和這些親舅舅也是捧著護著這個小外甥,但是偏偏打小劉琮沒有任何的正太表現,是屬於那種乖得不能再乖的孩子。在剛剛懂事的時候,知道自己是萬人矚目關注的對象的小劉琮,居然自己學會了更衣穿戴禮服。
要知道,古代的衣服是相當不方便的。特別是貴族家庭的衣服,普通的常服一般都需要侍婢服侍更衣,就別提更為繁瑣嚴格的禮服,那是必須由其他人幫忙穿戴的。但是劉琮不一樣,自己不僅聽話乖巧,而且不要人時時刻刻服侍
。加上小孩的禮服也不比大人的禮服要求甚嚴,劉琮於是在第一次祭祖之後,自己便學會了穿戴禮服。
荊州牧劉表得知自己這個小兒子的“事跡”之後,卻是當即笑道:“吾兒五歲便識禮矣!比之北海孔文舉四歲讓梨亦是不差!從小如此自立,甚好。古人說,明禮尚能出行,吾兒即日便可出門了!”
這是一句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話。但是不管是作為人父,還是作為一州之主,劉表內心其實都是希望世人知曉他劉景升亦有一個好兒子!
但是劉表都親自說了劉琮可以出府上街了,小劉琮卻是並不順著杆往上爬。從五歲到七歲兩年多時間,小劉琮卻是沒有私自踏出州牧府一步。
時間長了,劉表偶然一次想起來兒子五歲穿禮服的事情,於是問蔡氏自己兒子私下在府衙裏玩什麼,為什麼不像其他孩子鬧著要出門上街玩?繼妻蔡氏卻是掩麵含笑如此對劉表回答:“琮兒聽說準許他出門,卻是整天討教來府衙公幹的他的舅舅伯父叔叔們,認真請教待人接物與出行的禮儀規範呢!”
如果說劉琮備受寵愛家庭方麵的因素很大,但是這裏必須說這裏麵也有小劉琮自己的表現因素。蒯越、蒯良、鄧羲等人曾對劉表如此憑借劉琮“頗有府君之風!”
聽到這樣的評價,劉表如何不開心,如何又不更為寵愛這個次子。至於長子劉琦,早年的劉表因為劉琦與他的相貌甚像而寵愛於他,不過現在比起來年幼便有自己風範的小兒子劉琮,劉表對於長子寵愛的轉移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因為極其寵耽後妻蔡氏,有著年輕貌美的蔡氏天長日久在劉表耳朵邊吹枕頭風,這種疏遠長子偏愛幼子的趨勢發展的相當快也相當明顯!
但是今日,在家裏憋了兩年的劉琮終於在聽說了司馬徽的大名之後,自己穿上了禮儀貴服,帶著仆人隨從,帶著禮物,坐著馬車出府。也不再熙熙攘攘的襄陽街上停留,直接出城,奔著南漳方向而來!
當然,劉琮這次出行沒有告知父親劉表。因為父親早已對司馬徽下了定論。劉琮雖然年紀尚幼,但是天資聰穎加上生長的環境不同,早早就知曉了為人子者不該衝撞人父的基本道理。
但是此行鄉間,劉琮還是先行對母親蔡氏進行了請求的。正好出身名族的蔡氏是早早聽過司馬徽的才名的。畢竟自己的親大姐是嫁給了襄陽名士黃承彥,而姐夫黃承彥曾親口說自己十分敬佩司馬徽和龐德公的才識的。
不隻是這些,蔡氏更了解到司馬徽精通經學,在陰陽風水八卦之道上的造詣更是登峰造極。在這後一點上黃承彥是不止一次盛讚的。
作為荊襄名族,蔡氏不同於普通普通女人的地方在於,她是一個相當看重有才識之人的一個女人,在對於名士的嗅覺上甚至比丈夫劉表更敏感。這也是劉表對蔡氏相當寵耽的重要原因,就在於不論蔡氏本人,還是蔡氏背後的荊襄士族,對於劉表的事業都意義非常!
蔡氏辨識看重有才之人在曆史上不無記載:韓嵩出使曹操回來之後得罪了劉表,劉表於是要殺掉韓嵩。但是關鍵時刻卻是蔡氏諫言:“韓嵩,楚國之望,且其言直,誅之無辭!”
正是蔡氏作為劉表夫人的這一番話,熄滅了劉表的怒火,保住了韓嵩這位大才的性命!
這種事曆史上還發生過不止一次。由此,受母親影響更多的劉琮的早慧知禮也不無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