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1 / 2)

被張繡直接指中,這名劉備軍打扮的士卒卻是先左顧右盼了一番,最終還是兩股戰戰稟手朝著張繡和劉備兩人回道:“稟鎮東將軍,小人乃是左將軍帳下親衛,隻是有加急軍報傳來,一時急切通報,但又怕打攪了兩位將軍相談軍國大事。”

劉張聯盟這已經是板上釘釘明擺的事了,還有什麼加急軍報是不能共享的?那無疑肯定是人家劉備軍安插在外的暗探密報了。

劉備臉上顏色絲毫不改道:“既有加急軍報,那自當速速講來,豈能有所耽誤。”

麵對自家主公的親口吩咐,這名劉備身邊的傳令親兵卻並沒有立即開口通報軍報,而是一臉的猶豫不決之色,一對小心翼翼的眼神在劉備和張繡之間轉來轉去,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見自家親兵如此不識數,劉備卻是隱隱有點叱怒之色了。

“鎮東將軍赤膽忠心,與吾同誌誅伐逆賊,汝有何軍情邸報,當麵念出就好!”

見劉備神色肯定,這名親兵也不敢再墨跡,稟手道:“啟稟主公和張將軍,曹賊與白馬、延津兩地連敗袁將顏良、文醜,斬首俘虜萬餘。現今雖然袁軍已渡過黃河,但是曹軍已於官渡隘口堆沙為營,兩軍現已陷入對峙之勢。”

袁軍首戰敗了?而且還是在文醜和顏良領銜的情況下敗了?

這個消息對於劉備本人而言卻是有些震撼性的。但是對於張繡而言卻是並無多大衝擊力的。畢竟後世裏曹操還陣斬了文醜顏良二人呢,如今不過是大敗了這兩人而已。但是張繡還是第一時間與劉備做出了一模一樣的驚詫之色。

“袁軍與曹軍兵馬規模,可有詳細探查?”到底是劉玄德,轉眼便將自己的情緒掩藏了下去。

“回主公,據我軍探報查勘,袁軍雖號稱百萬,然兵馬實數應該在六十萬到八十萬之間。其中主力戰兵、雜兵、隨軍民夫之比應在六二二左右。而曹軍號稱二十萬,實數絕不到二十萬之眾。但其主力戰兵與雜兵、隨軍民夫之比應在七二一左右。曹軍的絕大部分民夫,卻都是用在了後方押運糧草之上。”

聽完這一消息,張繡卻是心輕不起來了。眼下雖然曹操連敗了河北雙煞,但是那也算不上真真正正的勝利。畢竟僅僅以曹操一個人的機謀策略,就是已經可以在兵戰上完敗文醜顏良二人了,更別說還有精擅兵謀的荀攸荀公達和鬼才郭嘉在旁策劃,文顏二將要是能贏才是怪事!

袁曹之爭,好戲還在後麵呢。畢竟袁紹手下那一籮筐謀臣也不是吃素的,再加上仍占有絕對性的實力,如今狀況下的曹操,卻是實在令張繡堪憂。

相比後世的官渡之戰,如今的曹操手下沒有張遼,亦沒有關羽助陣,兵馬更是可憐的隻有十餘萬,與曆史上的兵馬規模相差太多太多。而相比之下袁軍的陣容卻是沒有多少變化,甚至文醜顏良兩個當世一流戰將還尚健在,曹操這仗,著實不好打啊!

長長對視一眼,劉備和張繡兩人卻仿佛相互心有靈犀一般,都沒有對袁曹之間的戰勢立即進行討論或商議,而是一齊選擇了暫時跳過這個話題。

揮手斥下那名親兵,劉備故作沉吟一番,卻是像方才什麼消息都沒聽到一樣繼續笑問張繡:“張將軍方才提起備的親將,說到哪裏了?”

張繡一副猛然醒轉的模樣:“勞皇叔提醒了,對了,繡剛才說到哪兒了?”

並不等劉備開口,張繡拍了自己腦袋一下,卻是忽略掉了劉備身側的陳到,指著劉備身後的一名便裝青年對著劉備說道:“想起來了,我剛才正想說呢,皇叔你身後這親將可否為繡引見下,繡卻是從沒見過有人能姿顏雄偉、英武不凡如此!”

外人提起劉備劉玄德,第一個聯想到的一定是劉備情同手足相隨不離的兩位金蘭兄弟關羽與張飛。若再問劉備為何經常顛沛流離與亂世戰火但卻一直平安無事,也會大多歸功於武力堪稱爆表的關二和張三身上。但是隻有劉備身邊的人,甚至隻有相隨劉備日久的一些“老人”或親近之人才清楚,劉備之所以於亂戰兵荒之中流轉北方卻一直無事,卻是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其有一位忠勇智兼備的親兵統領——汝南人陳到的緣故。

提起陳到,就不得不提劉備救徐州的往事。事實上陳到正是劉備救徐州之後陶謙推薦給劉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