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1 / 2)

有記載的古代中國人最早馴養鴿子鷹隼等飛行動物來傳遞書信的是在隋唐時期,其原理便是利用這類動物對於地球磁場方位的敏感性和自身強烈的歸巢性。這其中以鷹隼的馴養最為不易,且成本高昂,然而訓練好的鷹隼的傳遞消息能力卻也是極為強大的。

以信鴿為例,傳遞消息的範圍是兩千公裏到三千公裏。而鷹隼的飛行半徑和速度自然是遠遠超乎信鴿的。而且不同於普通信鴿往往隻能歸巢式單程傳遞消息的局限,訓練有素的鷹隼可以在指定的方向利用自身異常發達的視網發現需要傳遞消息的目標,實現雙程傳遞的功能。

有關於這些的簡單科學原理張繡自然是略懂的,當他把這些概念講給一向管理信息情報網絡的賈詡賈大夫的時候,也是得到了這位見多識廣的老毒物的認可。

幫張繡在這個領域打開缺口的是張繡麾下的嫡係,飛熊軍。

前文有提到過,董卓用西涼的能人異士組建了三千人規模的飛熊軍。這裏的能人異士並不指的是那些有些江湖伎倆的人士,而其實指的是有戰鬥技能的人。

而什麼樣的能耐在西涼稱得上“能人異士”呢?最普遍的便指的是那些勇悍不下熊虎力大無窮的死士,飛熊軍的名號也由此而來。然而三千飛熊軍並不全數盡是這些擁有熊虎之力的悍漢,有些特別戰鬥技能的人也被編入了飛熊軍的編製。比如一些善用蠱毒的巫醫,一些善於覓蹤尋跡的獵戶等等,無論其是什麼專長技能是什麼身份,隻要是有利於軍旅戰鬥的,董卓是悉數收歸麾下。

張繡手下的八百飛熊軍,熊虎之士占了六百多人,另外的一百多人中,正有好幾位乃是以馴養猛禽走獸為專長的。尤其是其中兩人,正是以馴養獵鷹出名的。

這兩人其中一人在入飛熊軍之前乃是一深山獵戶,用獵鷹來發現獵物可比單純用人眼省事多了。而另一人則是出身羌胡部落,獵鷹於其的作用不僅僅是協助捕獵,還有充當高空預警機來預知其他部落襲擊危險的作用。

當然不是所有鷹隼都有馴養訓練成功的可能,首先捕獲合適的鷹隼就是一個問題。而後熬鷹馴化,成功率不過十之二三,耗時常需一年半載甚至數年之久,所非人力物力相當巨大。張繡兩年前就命人開始馴鷹,前後豪擲數千金,如今成功馴化的可以傳遞帛書的不過四頭鷹隼,能夠粗通人性的不過一頭而已。

相比之下針對信鴿的馴化就簡單多了。張繡雖然分辨不清鴿子的種類,但是好在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捕獲了相當數量各種品種的鴿子之後,經過逐類的分選淘汰,終於是成功找到了正確的信鴿種類。相比鷹隼,鴿子的繁殖成長訓練條件簡單得多得多,如今已是成功馴養了數百隻信鴿,被分派到了各路大軍中或在外的眼線哨探手中,用來傳遞緊急信息。

隻有四頭鷹隼,張繡集團使用起來自然是珍惜得很。事實上有權使用鷹隼來傳遞消息的不過張繡和賈詡兩人而已,且這兩人隨身必帶一隻鷹隼,是故張繡看到那頭屬於老毒物的鷹隼而瞬間驚慌,自然是驚疑賈詡親至。

是何等的事情而能讓賈詡第一次動用鷹隼來傳報,自然是一件緊要萬分的事件。這事件不是別的,正是有關於許都事變天子出走的消息。

曹氏集團的政治軍事中心許昌賈詡可是安插了相當的細作和眼線,有關於許都事變天子東行的消息,自然是在第一時間被用信鴿傳遞到了壽春。而夏侯淵夜襲天子隊伍的消息,也是在第二日便被梁國的張繡軍哨探緊急發回壽春。在這裏信鴿的優越性和局限性便都被體現出來了。

往常快馬加鞭跑死幾匹馬都得數日,遇到惡劣天氣行程還得翻倍才能傳遞到的消息,現如今隻用兩三隻鴿子,一兩日便能傳遞到。但是因為最初的馴養地在壽春的緣故,所有的信鴿因其歸巢性隻會往壽春飛,而不能將消息第一時間送達張繡處。

這個時候就是鷹隼出場的時候了。因為每隔數日張繡都會向壽春發放信鴿彙報行軍情況和駐地的緣故,所以身在壽春的賈詡隻需計算好地理天文方位,然後給鷹隼指明方向放飛。訓練好的鷹隼便會按照預定方向飛翔,並自動尋找張繡的所在。而因為鷹隼慣在高空飛翔擁有至少十餘裏的寬闊視野,且擁有在數百米高空找一隻兔子都不費力的超強視力,自然完全可以尋覓到地麵張繡所常設的特殊標示物,這樣便完成了信息的定向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