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著方才周瑜探身的垛口射出這一箭,雖然同樣也因為黑煙的彌散而視界受限,但自信箭中的蔣欽當即命令掌舵水手調頭撤退。
時下風向對楚軍有利,並不適於吳軍進行火攻。此次吳軍火油船突襲楚軍旗艦的計劃自然是蔣欽特意安排的,目的就是給自己尋覓周瑜製造機會,如果有可能擊損楚軍旗艦自然是最好。
雖然因此折損了一艘設備優良的火油船和數十名精銳水卒,但隻要能換得射殺了周瑜那背信棄義賣主求榮的小人為孫伯符將軍報仇,多十倍代價蔣欽都是願意的。
走舸沒有覆棚等防護性措施,是最小型的船隻,戰鬥力低,但機動性很好,在水上充當騷擾急襲的角色,一般也經常充當這個時代的救生船用,蔣欽方才便是從蒙衝換乘了走舸,來選擇射殺位置的。
戰在船尾的蔣欽一直觀察著楚軍旗艦的動靜,在看到楚軍旗艦最上麵令旗攢動,緊接著又施放了好幾艘走舸,蔣欽心中當即是大定,便是繼續催促水手加力劃船,也不回方才那艘蒙衝了,趕緊往吳軍戰船的集中區撤退。
楚軍的旗艦自然是有護衛艦的,新近又被從邊軍調入張繡身邊任八校尉之一的太史慈便是立身於其中一艘護衛艦之上。張繡給予他的職責和命令就是保護周瑜的安危並暫時歸周瑜節製,方才那艘火船來襲,太史慈本欲命自己的戰船靠前去阻擋,但周瑜卻用旗艦的令旗令太史慈不得輕舉妄動,太史慈沒辦法,隻能在原地幹看,不過好在看了一場二石砸船的表演,心中不能廝殺的鬱悶稍減。
身為這個時代最善射的猛將之一,太史慈對於各種材質的弓弦聲響和箭矢破空聲極為敏感。蔣欽鬆弦的刹那,太史慈的心弦也是緊了一下。緊接那聲細不可查的箭矢破空聲,則是撥動了太史慈的心弦。不過這一箭已然不可改命,縱使是太史慈,也是在那箭從那股黑煙中鑽出來一刹那大腦才反應過來。
再看旗艦之上,卻是不見了周瑜的高大身材,而最上層的甲板上一群楚軍水軍將卒卻是圍在周瑜最後出現的那塊兒成一團。
驚怒之餘更多的還是憤怒,暗箭傷人,實乃習箭之人最為不齒之事。由是太史慈卻是猿臂一揮,直接下令讓戰船起速。
起速的方向自然是直追吳軍的那隻小走舸,以太史慈的眼力,自然一瞬間便能從那支暗箭上判斷出施箭者的方向。既然有放暗箭的勇氣,那就必須要有隨時被反殺的準備。
……
楚軍旗艦上,周瑜背肩上插著一支羽箭,箭深入骨,可見放箭之人抱得乃是一擊必殺的心態。好在周瑜在擊沉吳軍火船之後沒有過多在垛口滯留,而是返身準備上望樓。不然這一箭,必然射中的是周瑜的胸口正麵,那可就……
周瑜伏地咬牙怒目,整個上半身卻是因為此箭撞骨的力道而暫時疼的失去了知覺,暫時起不來身,也不知箭頭是否有毒,這賊廝,被某家逮住必定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隨軍的醫官第一時間便是給周瑜做起了應急處理,周瑜憋著一口氣,在一眾將領中找到了呂蒙的麵孔,當即是開口恨聲道:“子明,汝暫且代某指揮調度,行都領督戰之事!”
呂蒙對於周瑜的吩咐第一反應卻是愣了一下,剛二十歲的他雖然因為受張繡看重,現在的身份乃是楚軍水師的副都督,但是楚國水師的副都督可不止他一個,還有許多老資格的原揚州水師將領也是周瑜手下的副都督。在掛名副都督的水軍將領裏麵,他呂蒙能拿得出來的戰績不過是震澤水戰平亂一事,比起那些經年累月在水上吃飯的副都督排名還是很靠後的,萬萬沒想到周瑜在受傷的第一時間卻是指定自己暫時接替都督之職。
看見呂蒙第一反應是懵,周瑜更是發怒道:“呂子明,軍令在此,還不受命待何?延誤了戰事本都督定斬汝頭!”
呂蒙當即一拱手:“末將謹從都督之命!”
呂蒙領了命,當即先下令封鎖周瑜受傷一事,緊接著遣散周圍的將校各回位置堅守本職。有個同是副都督的將領彙報太史慈的護航艨艟戰船脫離了旗艦擅自去追吳軍了,要呂蒙下令讓太史慈迅速撤回,呂蒙思考片刻,卻是直接否言道:“太史將軍雖好戰,但並非空勇無謀之輩,其所為必定有其原因,不必幹預。”
……
這邊的蔣欽本是能夠憑借著走舸的靈活性躲甩掉太史慈的艨艟戰船,但最後卻又臨時改了想法,轉而將太史慈的艨艟戰船引到了楚吳兩軍交戰最為激烈的水域。
見左右都有自家的戰船,蔣欽便是令隨船的令旗官打起了旗語,自己再次拈弓搭箭,瞄準了這艘愣頭青楚軍戰船上麵的望樓,鬆手放箭,一箭便是射中了望樓之上的楚軍旗令兵。
艨艟上麵的太史慈自然是第一時間便反應了過來,旁邊有士卒驚呼:“令旗官死了!”太史慈卻充耳未聞一般,幾乎是同一瞬間便是拉弓搭箭,瞄準,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