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計(1 / 2)

許攸見了曹操,當即一針見血指出魏軍早已兵疲糧盡。而曹操並不以為意,麵不改色仍以誠接待許攸,許攸感懷,當即是獻計給曹操,授以大破晉軍之法。

曹操毫不懷疑,當夜便是出兵,親率虎豹騎等精銳騎兵星夜突襲鄴城。

次日袁紹便是得知了許攸投曹的消息,正在惱怒,探子便是急報曹操率魏軍精騎直奔鄴城而去。

袁紹忙升起帥帳議事,謀士沮授和逢紀皆是認為魏軍已是強弩之末,突襲鄴城之舉不過是瀕死一搏,此時不宜動用主力。而鄴城有審配率精兵鎮守,要派援軍的話隻需派呂曠呂翔率部救援便好。

但郭圖卻明顯對沮授和逢紀的說法嗤之以鼻,更是大貶審配,說鄴城至關重要,而審配素無大戰經驗,用兵上定然不敵曹操,理應派兩員以上大將率精兵去馳援。

沮授和逢紀據理力爭,言明鄴城城堅池深,審配雖在軍事上尚無建樹,但卻是兢兢業業守成有餘,鄴城一時無危。且鄴城距倉亭並不近,就算曹操日夜兼程,也需要一些時日才能攻城。我軍應趁曹操離營之際,全力攻打魏軍大營。隻要攻破魏軍大營,則曹操麾下的騎兵就算再能征善戰,也不過一群喪家之犬。

辛評此時站出聲援郭圖,提醒袁紹斥候隻是探明了魏軍所出為虎豹騎等精騎,雖然曹操的魏王大纛在其中,但並不能探查清楚清曹操是否真的在其中。若是曹操隻是虛晃一槍,貿然出兵攻打魏營則恐中曹操奸計。

郭圖更進一步進言:許攸投曹不過是因為家人在鄴城被捕,而之所以曹操突然冒險向鄴城用兵,則應該是許攸慫恿的結果。所以鄴城必須救,許攸家人也應派人傳訊問斬!

袁紹心底還是更擔憂鄴城有失。且不說鄴城是袁軍的大本營和晉國的國都,袁紹的一家老小全在鄴城裏,心裏憂慮妻妾和幼子有失的袁紹總怕有個閃失。

於是袁紹決定采用郭圖辛評之言,而且袁紹自己也在想不論曹操是否親率虎豹騎出擊,魏營中精騎盡出已是事實。此時的穩妥之法便是派大將率一半精兵從背後包抄魏軍精騎,另一半精兵留守大營防備曹軍突襲,則萬無一失!

不得不說袁紹偶爾腦子還是會閃光的,這一回若是如此用計,讓顏良文醜或是張郃高覽率一半精兵去包抄夾擊曹操的話,則曹操十有八九會敗於袁紹之手,但是最後,袁紹卻是決定讓三子袁尚為主將,大將顏良為副將,率部去追擊曹操。

戰場的情勢便因袁紹這回的臨時擇將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袁紹也是沒有多想。三子袁尚平日最像自己,又頗有勇力智謀。而回救鄴城於公是保國都不失,袁尚這個自己身邊的唯一一子便是理應身先士卒作為表率。於私,袁尚的弟弟妹妹母親親族都在鄴城,由他去救也更省心一些。

而文醜顏良二人武冠全軍,單論勇武袁曹兩軍還沒人能勝過文、顏二人的,有文醜作為副將,再怎麼也能保證三子袁尚無虞。

於是當日,袁尚與文醜率萬餘晉軍精騎,浩浩蕩蕩出營,直奔鄴城方向而去。

走到半路,袁尚便是覺得文醜資曆太老,指揮起來多有不便,便是讓文醜率五千精騎走別路去追魏軍。分兵之後也好相互照應,若有魏軍埋伏,則派信騎聯絡。

又是行了一日,文醜那邊便是率先發現了魏軍騎兵。這一部騎兵不是虎豹騎,大多是重騎,也許是落在最後麵的魏軍騎兵,為首魏將是夏侯惇。文醜二話不多說,直接率輕騎上去幹,夏侯惇打不過文醜,麾下重騎人馬又少,也沒逃掉,被晉軍騎兵包了了餃子。

此時徐晃率一部騎兵衝入陣中,救出夏侯惇,但兵馬損失慘重。徐晃負責殿後,卻仍然是打不過文醜,是真的打不過,可不是詐敗,於是也是敗逃。

文醜哪裏肯放過這個機會,便是窮追不舍,徐晃和夏侯惇兩人輪番殿後,也是沒能擋住文醜,被殺得節節敗退。

此時另一邊袁尚的情況,卻是和文醜這邊正好相反。

曹操親率虎豹騎當道迎住袁尚,袁尚果真是繼承了其父之風,正對一代雄主曹操在氣勢上絲毫不落下風。麵對驍勇之名傳遍中原南北的虎豹騎也是並不畏懼,便是派部將呂翔出馬挑戰。

袁尚是有底氣的,他麾下有五千精騎,胯下戰馬全是二兄袁熙從幽燕之地送來的良馬,武器盔甲也俱是精鐵打造,且全數由自己親手訓練,用訓練有素四字形容絕不為過。而這邊曹操的虎豹騎近幾年曆經數次大戰,已是減員到了不到兩千之數,且戰馬良莠不齊,盔甲也久未休整。

呂翔打不過曹洪,這點袁尚早已料到。但是曹洪並不算魏軍中的一流猛將,袁尚有信心在呂翔消耗曹洪三四十回合之後,自己上陣擊敗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