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劉協手下的鎮西將軍王子服率軍與馬騰軍交戰,不敵馬超率領的一萬西涼鐵騎,王子服麾下兵馬悉數被殺散,隻剩他單騎逃回長安。
馬超趁勝揮兵直抵長安城下。此時張橫和馬玩的騎兵趕到,馬超擔心糧道被抄截,且自己麾下多是騎兵而無攻城器械,便是先行向西退卻三十裏。
等到劉協對張橫梁興馬玩李堪成宜等拜將封侯,召集起了各路關中軍閥的軍隊,馬騰也是率麾下主力趕到。
於是雙方十幾萬兵馬在長安以西、渭水之濱排列開來,大戰一觸即發。
馬超年少早有健勇之名,且相貌俊美健壯,有次身穿一副銀甲白袍,便有人送外號“西涼錦馬超”。
但是現在的馬超還沒有積攢起什麼過人的威名,過往的戰績不過是能與韓遂手下的戰將過過招,以及三輔之戰時曾攻破了蘇氏塢堡。距離後世“名震西涼”“羌胡慕名”甚至於被曹操所提防忌憚的程度還差得很遠。
而關中聯軍這邊,尤其是張橫梁興李堪馬玩成宜這些人,都是從後董卓時期數十個大大小小軍閥兼並混戰的局勢下生存下來的,手上都是有兩把刷子的。且西北人尚武,以勇力為最者為尊,所以這幾人都頗有些武力,並不把才不過二十多歲胡子才長齊的馬超當回事。
於是自恃勇武的李堪出馬挑戰馬超,想要給馬家軍一個下馬威。孰不知人家馬騰馬超父子就是姓馬的,與馬有關的事情怎麼會不利於馬家父子。
馬超慷慨迎戰,隨意取了一把長槍,拍馬與李堪相交。隻是三個回合,單手執槍便是讓李堪明白什麼叫透心涼!關中聯軍無人不駭然變色!
相反的,馬騰軍士氣大振。關中聯軍主將董承見士氣不利作戰,便是急令聯軍撤退。馬家父子哪裏肯放行,便是揮軍掩殺。聯軍的騎兵麵對馬超精心訓練的西涼鐵騎不堪一擊,聯軍隨之大敗。不少士卒慌不擇路,往北逃到渭河邊,掉入河中淹死凍死者不計其數!
危急時刻,徐庶設計讓孟建率五百士卒,驅趕著牛驢等牲畜拖曳著帶樹葉的數支在戰場側翼奔跑,製造起沙塵和人來人往的景象,使得馬家父子驚疑或有伏兵,便是停止追擊。這才使得聯軍大部撤回長安。
董承本來就和張橫馬玩李堪一樣都是李傕郭汜樊稠的部將出身,隻因為護駕有功且將女兒嫁給了劉協,才有了今日的大將軍之位。說到底張橫馬玩等人是很不服董承的,眼下李堪戰死,聯軍戰敗損失頗大,更是激起了張橫梁興等人的不滿。於是這幾人聯名上書劉協,要求更換主帥,不然就地散夥,各回各家。
劉協當然也知道董承的帶兵能力和謀略是根本不足以統帥聯軍的,甚至不該居於漢國大將軍之位。但是縱覽長安朝廷,不缺文臣,奇缺武將,尤其缺良將帥才。於是隻能讓忠誠度較為可靠且資曆過得去的董承主持軍事。
但是若是不用董承當統率聯軍的主帥,又該任用誰呢?荀彧有治國之才,但絕沒有用兵之謀。楊彪雖為太尉,也德高望重。但是卻少經戰事,統籌武備尚可,推出去打仗並不行。
至於孔融楊修等文臣,和平時用其還行,戰時隻能寫寫檄文和安民布告。吳子蘭王子服之輩不過偏將之才。唯一可用之將不過就剩下鎮東將軍段煨,不過段煨歸順自己之前不過和張橫梁興等人都是平起平坐的關係,且現今鎮守弘農,臨時調用怕也是來不及了。
張橫梁興等人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雖說臨陣換將是大忌。但是董承打仗實在太菜,而如果能趁這個機會掌握聯軍和漢軍的最高權力,那換將又有何不可?
萬般無奈,劉協隻得打算讓在聲名足夠鎮得住關中眾多諸侯且看起來在軍事方麵還有些潛在能力的鍾繇擔任新的聯軍主將。於是劉協召來鍾繇,訴說任命之事。
鍾繇此時卻勸劉協親自掛帥,以振王師士氣。一向保守持重的荀彧這回居然也表示支持。並以官渡之戰時,曹操在前線最危急的時刻曾想過將還是漢帝的劉協從許昌挾持到戰場來振奮己方士氣並打壓袁軍士氣的隱事說出來,以此鼓勵劉協禦駕親征。
得到兩位最信任的重臣支持,劉協便是下定了決心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當然劉協並不具備指揮作戰的能力,調度兵馬諸事由鍾繇裴茂等人代行,徐庶為謀士。
劉協親任聯軍主帥,卻是張橫梁興甚至馬騰馬超始料不及的。張橫梁興等人的算盤落空了,但是長安的漢軍和各家關中軍閥的兵卒卻是為之一振。漢軍將士們因他們的君王與他們一齊並肩作戰而奔走相告,各家軍閥的士卒也是明白了這一趟來的值了,不光見到了昔日大漢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能為這樣一位甘願與所有士卒置身戰場險地的“漢王”賣命比過去為自家主子爭城爭地爭女人打過來打過去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