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初到甘孜(2 / 2)

麵對索朗的熱情,孟貴四人一時沒了主意。

歡子道:“阿貴,吃過早點我們幹脆把索朗四人搖到客棧裏,先請他們介紹清楚一些關於甘孜的情況,以便大夥心裏有底,再出去不遲,你認為呢?”

孟貴點了點頭。

客棧內。

索朗四人輪流熱情地給孟貴四人介紹甘孜的情況。

其中發言最多的是一個年輕的後生,他是索朗的大兒子,名叫多吉,正在成都讀旅遊學院,其時適逢學校放五一長假,多吉回家後也跟著蹬三輪車掙點零用錢,昨晚聽索朗阿爸說起孟貴四人時,便自告奮勇要為四個遠方的客人當回導遊,於是多吉一大早就隨阿爸趕了來。

多吉說,甘孜縣是一座多山的縣城,境內山環水繞。縣城海拔3390米,距州府所在地康定385公裏。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雅礱江上遊。

“甘孜”為寺廟名稱,意為潔白美麗的地方,擁有1300年建製史。甘孜縣古為白利摸徒部落牧居地方。隋為附國地。唐、宋屬吐蕃。元屬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帥府轄地。明崇禎皇帝時,漠西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占領康北,封蒙古族王子七人於孔撒、麻書二安撫司,白利、東科二長官司。乾隆年間,孔撒安撫司升為宣撫司。同治元年置麻書汛。宣統初年置甘孜委員會。民國初年,置甘孜縣。

在1950年時,甘孜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現在全縣總人口隻有五萬多,境內居住有藏、漢、回、苗、彝、壯、布依、滿、白、土家等民族,藏族人口就占了九成以上。

說到這裏,多吉停了停,從他老子衣袋裏掏出嬌子煙來,給眾人打了一樁,把剩下的煙放回索朗的衣兜裏。

孟貴和歡子聽著,兩人都在頭腦中分析著對此行有用的信息;卓一鴻則豎起耳朵,兩眼放光,聽得十分仔細,唯恐遺漏掉任何一個細節;樂子微閉雙眼,一副似聽非聽的樣子。

多吉接著滔滔不絕地講述:甘孜縣在長江支流雅礱江的上遊,東與爐霍縣接壤,西與德格縣毗鄰,南與新龍縣、白玉縣交界,北與石渠縣、色達縣、青海省相依。我們縣境內群巒起伏,由於地處橫斷山脈東北邊緣,形成了丘原向山原的過度地帶。這裏屬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北有巴顏喀拉山,東有果拉狼山,沙魯裏山屹立西南,形成一個大大的“川”字。全縣屬高山寒溫帶氣候,冬長夏短。縣城一帶屬高原河穀氣候,寒冷幹燥,澄徹晴朗,地勢開闊,日照多,輻射強,有“小太陽城”之稱。

在我們甘孜,著名的景點有雅江貢嘎雪山、稻城亞丁深山、九龍梅地貢嘎山、南無寺等。

甘孜縣處於甘孜州“南北兩條線”的北線腹心地帶,東至東穀,可以探究熠熠生輝的藏傳佛教文化;西往絨壩岔雅礱河穀;北上達通瑪草原、西北抵紮科;共有開放寺廟35座。著名的格魯派寺廟“霍爾十三寺”在甘孜縣境內就有六座寺廟。眾多的寺廟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線和區、鄉、鎮上,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白利寺,它是全國著名宗教界愛國人士五世格達活佛主持的寺廟,1980年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設立格達活佛紀念堂;再如漢人寺,它的大殿結構巧妙,融合了藏漢建築風格,是體現藏漢民族團結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廟,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是縣內最古老的建築。

公路交通是甘孜縣唯一交通運輸方式,由於縣境內公路路況較差,出行極其不便。不過還是有幾處值得去的地方,我給各位作個簡單介紹。

康藏地區的雪山之王貢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觀雪最佳處是雅江祝桑鄉。牧場觀賞貢嘎山的最佳時間是冬季的落日和有月光的夜晚。貢嘎山主峰周圍,次峰錯落有致,夕照群山金碧輝煌。

雅拉雪山從塔公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壯觀。冬日一層厚厚的新雪覆蓋山頂,在湛藍如洗的天空映襯下,瑩潔如玉,銀光炫耀。

伍須海給人的印象是親切,冬天湖水結成厚厚的冰麵,形成一個天然的大溜冰場,人在上麵溜冰可以隨心所欲展示你的舞姿。我們當地人的習俗,喜歡在年初四穿著華麗服飾攜親帶友到伍須海“耍壩子”,在湖畔野炊歡歌,跳鍋莊迎接新年。

雀兒山居沙魯裏山係北段,最高峰海拔6168米,山勢挺拔,壁立於周圍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之說。

四人聽著多吉的講述,對甘孜總算有了個大概的認識。

但在孟貴和歡子的腦海裏,卻發現沒有多少於此行有幫助的信息。

不過多吉的講述的確生動,孟貴四人都不忍心打斷他,希望他接下來的講述能有己方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