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軍事學院,其前身是高級軍官學校,於1810年創建於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養高級參謀人員的學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短暫停辦,後來很快恢複。在其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先後誕生了西方軍事理論鼻祖克勞塞維茨,德國軍事家、軍事理論家、陸軍元帥老毛奇,“施利芬計劃”的製訂者施利芬,總體戰理論的創始人魯登道夫,這些人對德國的曆史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引發了當時軍事理論的革命。
林俊雄和尚天恩拿著推薦信交給副院長的時候,副院長覺得難以置信,但還是給他們做了安排。看著德國柏林軍事學院簡介的牌子,林俊雄深深敬畏,後來二戰中的閃擊戰理論家古德裏安和無限製潛艇戰理論創始人鄧尼茨也是從這裏走出去的軍事帥才。
林俊雄和尚天恩被編在今年招收的六個新生班第六班,每個班有50人左右。第六班的德國士兵發現有三個東方人時,都很好奇,在知道林俊雄和尚天恩是中國人後更是像看怪物一樣,眼裏盡是鄙夷,而且盡情展示著他們身為日耳曼人的驕傲和高貴。另一個東方人叫程玉斌,自稱是日本人,德國的女婿,德國學員對他就要客氣點,稍稍收起點他們的因為在他們眼中的驕傲和高貴。在德國人眼中是崇拜強者的,日本當時經濟世界排名第六,雖然是島國,在亞洲卻是首屈一指的。
尚天恩很氣憤,想要上前理論,卻被林俊雄拉住,並狠狠地對他說:“要想贏得他們的尊重,隻有再以後的訓練中展示出比他們強,而不是像個莽夫一般,在這個時候衝上去理論。”
林俊雄卻盯著程玉斌,這個有著一個中國名字,卻自稱是日本人的二十三四歲的男子。隻見他總是笑著,給人一種溫暖和氣的感覺,偶爾眼神中透露的陰沉,讓林俊雄覺得這個人城府很深。於是,叮囑尚天恩要小心這個人,不要和他接觸。
林俊雄卻盯著程玉斌的時候,程玉斌也在打量著他們,他是正宗的中國東北人,他能進入柏林軍事學院的確是因為他有一個德國老婆,之所以稱自己是日本人,是他老婆艾米的主意,因為艾米深知中國太落後,要想在高貴的德國群體中不被看不起,就隻能變通自己是日本人。他無奈地答應,因為他要在這裏學習近三年的時間,他不願意被別人看不起。
看見林俊雄和尚天恩身上有些軍人的氣質,程玉斌猜測他們肯定是國民黨部隊裏挑選推薦過來的,甚至可能是複興社的人。想著這兩人的可能身份,程玉斌有些緊張,告誡著自己以後離這兩人要遠遠地,不能讓他們發現自己的秘密。
基礎訓練對於林俊雄和尚天恩來說顯得就非常輕鬆,而基礎知識卻是林俊雄以前也沒有接觸過的,開始的學習主要是基礎知識和基礎訓練,教官也會很注重培養學員的團隊精神,將10人分為一隊,考核成績以隊平均成績計算,個人最好成績隻是單獨記錄存檔。
半年過去,林俊雄和尚天恩一直是他們這一隊各項考核的第一、第二名,他們用實際行動改變了德國人的看法,隊裏的德國學員開始不服氣,後來一直無法超越,便放下高傲開始和他們聊天開玩笑熟悉起來。
半年來,林俊雄也是震驚的難怪柏林軍事學院走出去的都是精英,這裏的訓練裝備不用說,那肯定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德國陸軍的強大也讓這裏的訓練科目與眾不同。最令林俊雄吃驚的事這裏的教官,據說是學院從長期教育的過程中認識到,學員的素質得益於教官的影響,教官的素質直接關係到教學活動的質量。因此,從這一點出發,學院十分重視教官的選擇。教官由軍事教官和地方教師兩部分組成,軍事教官必須經過精心挑選,業務素質十分突出;地方教師則是經過正規教育的專業人才。這兩點保證了教官隊伍的基本素質。除此之外,所有的教官在上崗前必須還要經過德軍專門的師資培訓機構的培訓。
今天訓練的科目是團隊協作,具體的訓練方式是每五人一組,每兩組用演習用的槍在倉庫、廢墟裏進行射擊對抗,決出優勝。看著這個訓練方式,林俊雄想到了後世的CS,學員們都對這個訓練科目很感興趣,畢竟他們第一次開始參加對抗訓練,均是搓手、拍掌,準備展示拳腳。
第一隊兩個組先開始,不斷有中彈的學員垂頭喪氣地走出來,對抗的結果是九人中彈,隻有一人興奮地不斷舉著槍,宣示自己是勝利者。教官卻不斷地搖頭,顯然這不是他們想要取得的結果,他們再次給學員強調團隊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