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魯班場戰役(1)(1 / 2)

林俊雄對謝溥福前後的轉變很不理解,先前的反應肯定是真實的,那後麵這反應該怎麼解釋呢?謝溥福親自將林俊雄送出去,非常客氣,倒感覺林俊雄成了上峰了。

接下來兩天,情況更是莫名其妙地進行著,先是劉采廷一天幾次的邀請,被林俊雄拒絕後居然不生氣,還不斷派人送來些禮物。劉光大更是被免掉了團參謀長,按理說會對林俊雄很怨恨,隻是離開前一個勁地請求林俊雄大人不記小人過,那樣子很真誠,最後就差沒有給林俊雄跪下了。

直到張汝弼來才解開林俊雄的疑惑。

原來,那天周渾元打電話給謝溥福說的是他被委員長給狠狠地臭罵了一頓,起因就是有消息傳到蔣介石那裏,說周渾元剛剛就任就自以為是,不將薛嶽放在眼裏,否定薛嶽前麵的功勞。周渾元讓謝溥福別得罪跟薛嶽有關的人,薛嶽雖然圍剿不算順利,卻完成了委員長的另一個計劃,現在雲黔兩省軍政都由薛嶽主持,包括他們這些中央軍。

雖然張汝弼沒有說蔣介石的另一個計劃是什麼,或許他也不一定知道,但做為知道曆史的林俊雄卻是清楚。

中原大戰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了全國,但是各地方軍閥還是對國民政府陽奉陰違,於是蔣介石製定了一個計劃,借著圍剿紅軍的理由,中央軍進入各省,並不斷整編分化或借紅軍消滅地方軍,最後將西南諸省的軍政大權完全收回到國民政府。

不知道是不是薛嶽對謝溥福將林俊雄總是放在無關緊要的後方不滿,在謝溥福生日宴會後的第四天,第5師奉命趕往魯班場修築工事、布置防線,30團二營被調到魯班場東邊的前沿陣地,負責一處防務,林俊雄到了陣地,急忙將相關情況了解,然後將所有周渾元所部情況寫好讓李明禮趕緊送給黨組織。

1935年3月4日,中央軍委為了統一作戰指揮,於遵義設前敵司令部,朱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委。這意味著毛澤東恢複了軍內職務,重新掌握了軍隊指揮權。紅軍總政治部按照毛澤東的戰略決策發布了一道《動員全體紅色政治工作人員爭取新的勝利命令》,向全軍指戰員講明了消滅周渾元部的重要目的和意義:“在王家烈、吳奇偉慘敗後,蔣介石又用周渾元縱隊與黔軍(何知重師)配合向我進攻,企圖包圍和消滅我們,現在我們必須爭取勝利,消滅周渾元(這個前敵總指揮)來徹底粉碎敵人的追剿。這是一個決戰,或者是我們勝利,站定腳根,消滅敵人,赤化貴州;或者是我們不能勝利,則不但不能保持遵義的勝利,而且將逼迫再要轉移方向,我們無論如何要把蔣介石的主力周渾元縱隊消滅,取得比遵義戰鬥更大的勝利!”毛澤東決定打周渾元部,既是一個從戰略高層決策設定的戰略戰術,更是一個從戰略高層決策設定的政治仗。次日,朱德、毛澤東發布《前敵司令部關於消滅(周渾元部)肖、謝兩師的部署》,決心打擊國民黨中央軍部隊。

3月13日,前敵司令部決定進攻魯班場之敵,由於10日林俊雄送回去的情報說“周渾元部集中三個師9日到達魯班場,且在魯班場修築工事。敵人陣地工事堅固,地形對紅軍不利,無攻破周渾元可能。應考慮迅速脫離當前之敵,控製仁懷、茅台,西渡以吸引滇、川兩敵,尋求機動。”

毛澤東認為魯班場戰役的戰略思想應該是調動敵人,牽著敵人鼻子走,用少部分敵人把圍追的敵軍吸引到西北的赤水河,然後大部隊東南過烏江,打魯班場是戰略上迷惑敵人,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