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雄帶著89團到達竹園嶺後,立即根據地形構築工事。竹園嶺是一座高度隻有七八十米的小山丘,但是地理位置確是相當重要,該處位於蕰藻浜南岸,一條簡易公路從嶺下穿過,公路另一側是寬約二十餘米的竹園河,通過這條公路可以直插後麵的竹園村,進而繞到中路軍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團軍後方,對中路軍進行夾擊。
林俊雄觀察地形發現竹園嶺東麵有一處山坡較緩,如果日軍前來,進攻發起應該是該處,林俊雄將潘之仰和衛新以及三個營長叫過來,商議著如何有效地構築工事。
潘之仰思索一番說道:“團長,我建議設置兩到三道戰壕,這樣即使第一道防線守不住,可以退到第二道,還可以趁敵人立足未穩奪回第一道防線,另外,為了避免日軍利用裝甲車從公路強行突破,我建議暫時將公路一段炸毀,阻止敵人的機動部隊前進。”
林俊雄點點頭:“老潘的想法很好,其他人還有沒有補充?”
二營營長方雲分析道:“團長,我覺得這處緩坡的確可能是敵人進攻的主要方向,但如果敵人久攻不下,極有可能會選擇其他進攻方向,比如東北方向的竹園嶺與月華山交接處。”
“嗯,方營長的這個考慮有道理,東北方向這裏也要設置防線,杜絕一切可能的隱蔽攻擊地方,月華山另一側是中路軍的地盤,敵人翻過月華山的可能性比較小,如果選擇從竹園村這邊的攻擊方向,那麼竹園嶺就是主要攻擊點,另外,我看了山後的地形,那邊地形較緩,有人就是說日軍隻要占領竹園嶺,那麼我們後麵將麵臨無險可據的情形,所以必須要守住竹園嶺。工事的構築由潘副團長負責,衛新要做好部隊三到四天的生活補給準備,一營長負責炸毀公路,二營長負責東北方向的防禦布置。”
林俊雄說完,想了想確定沒有什麼遺漏,便對幾人說道:“好了,先這樣吧,大家都去準備,有什麼新的想法隨時來找我商議。”
10月19日,中國守衛蕰藻浜南岸的部隊,配合廖磊第21集團軍發動全線反擊。當日,日軍吉住良輔第9師團、伊東政喜第101師團及第3師團一部,亦向蕰藻浜南岸發起猛攻。
看著戰報,林俊雄有些憂慮,日軍投入大量的裝甲部隊和飛機,中路軍傷亡很大,撤退隻是時間問題,為了更快速地擊潰國軍,日軍繞到竹園村的可能性正在逐漸加大。
林俊雄到已經完成的工事檢查一番,一片烏雲突然遮住了太陽,林俊雄抬頭看看天空,突然想到,如果按照日軍的作戰方式,通常情況都是炮火先覆蓋一遍攻擊目標,或者飛機先轟炸一番,然後才是步兵層層推進占領目標。林俊雄又看了看部隊的戰壕布置,心中思慮一陣,在一處戰壕找到了潘之仰。
“老潘,我有一個想法,我說出來我們商量一下。你看根據日軍的作戰習慣,他們通常是炮兵或飛機先對進攻目標一番狂轟亂炸,然後是精銳的步兵推進占領,這點你沒有意見吧?”
“是啊,這是日軍的慣用手段和作戰方式,有什麼問題嗎?”
“你再仔細回想一下我們的戰壕和防線布置是否可以經受得住日軍的炮火,是否能將傷亡控製住?”
“這個....傷亡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團長有什麼好的方法?”
“我剛剛巡視一番戰壕,發現有很多地方有一些孤石擋住,戰壕也不得不繞行,我想利用這些孤石,在孤石後麵挖出一部分防炮火的掩護洞穴,在日軍炮火開始轟炸的時候,部隊撤到這些洞穴裏,等日軍步兵進攻的時候,部隊再迅速進入陣地,這樣可以減少部分傷亡,你覺得可行嗎?”
“團長,這是個好主意啊,可行,相當可行啊,目前部隊的防線已經布置完畢,據探查,日軍距離我們最快也要兩天,兩天時間足夠我們挖好這些掩體洞穴,而且這些孤石完全能夠抵擋住日軍的炮火,我立即安排按你的意圖盡量多挖些,能讓部隊全部撤進去。”
“嗯,但願時間上還來得及,剛剛師部來電說是日軍伊東政喜第101師團已經擊潰了正麵防禦的國軍,有向竹園方向移動的跡象,老潘你要妥善安排,盡快完成。”
“放心,團長,我馬上安排人輪流不間歇工作,一定趕在敵人進攻之前完善。”
潘之仰帶著興奮的神情離開後,林俊雄正準備離開,鄭明急匆匆跑過來說:“團長,你快到後山去看看吧,那邊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