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山雨欲來(1 / 2)

一張網要是想編織的好,那麼各方麵都不能出問題。從一根主線開始,四下蔓延,無數根線交織纏綿在一起,就像大樹的枝幹一樣,分支之後再生分支,如此循環往複,最終遮天蔽日。但除了廣度以及硬度,網的形成因為依靠著編織著的計算,刻意留出的漏洞也極其有必要,因為看似逃生的口子,往往是最毒的陷阱。

“東宮太子已經利用聖上給予的權利,搬出聖旨,命令滄州巡撫出動府兵,圍剿院子。同時他派出殺手三十六名極速南下,想必也是衝著院子而來。大人,值此危及,還請暫退。”

黑夜之上,月夜之下,寂靜的屋頂上有倆道身影。其中一人站立著身姿,腰板挺得老直,另一人身穿黑衣,半跪在地,在彙報著什麼。

“退?”風無痕背過身子,譏諷的笑了笑,“雖然不知道太子從何方的渠道,收到院子的消息,但是他既然已經出手便不會輕易放棄。太子的目的很淺顯,就是利用滄州巡撫將事情鬧大,讓更多的人知道那孩子還活著,在抵消我手下的力量之後,抓住那孩子,以此要挾燕王以及當年小姐與其有恩的舊人。”

“但是大人,太子此番出動聖旨,不管不顧長公主的臉麵,強行逮捕劉年,此舉漏洞太大,我們完全可以聯係長公主,化解此番危機,甚至倒打太子一耙。”

那人是燕王知道此事後,派來與風無痕商量對策的人,但是燕王知道的信息有限,隻能從支離破碎的彙報中,推測出院子與劉愴的存在被暴露的原因,他不可能知道這一切是風無痕刻意設計的,還想著能夠全身而退。

“你以為,那道旨意是太子一手策劃的?可笑!聖上雖然昏迷,但也偶有清醒,他怎麼可能讓太子一手遮天,掌控朝政。燕王其實也知道,追殺劉年的指令就是他的親父親,當今漢皇點頭蓋印的,太子在整件事情中不過是推波助瀾而已。”

“但是大人,劉年一事就算不能夠栽贓到太子頭上,但是院子畢竟與劉年無關,若是滄州巡撫在院子裏搜不到任何證據,太子此舉又有何意義?不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已。朝局不穩,太子既然犯了這樣一個錯誤,為什麼不加以利用,最起碼可以與之和談,抵消,抵消那位還存在的事情。”

風無痕又是譏諷的笑,他當然不會告訴這人,劉年是在他的一手策劃下,被接到了院子。“問題便在於,那孩子前些日子從湖中救了一個人,雖然化名為劉念,但是我一眼就認出,那便是長公主之子,劉年。”

此話一出,來人的臉上有遮掩不住的驚訝,他震驚許久,站起了身子,道:“王爺派屬下來之前,便曾經吩咐,若事情超出預料,便由大人全權主導。茲事體大,屬下得趕緊將消息傳給王爺,就此告退。”

望著來人消失的背影,風無痕沉吟良久,低聲自語道:“你想將那孩子永遠困在寒江城,老死於此,我又怎能讓你如意。此番好不容易有一個契機,若不抓住,我枉為暗流舊人。”

其實風無痕知道,以燕王劉賢的智慧,是能夠猜出劉年碰巧在院子的事,一定有蹊蹺,說不定能夠順著這條線,直接將風無痕的心思掀出來。但是風無痕最大的底氣便是,他不畏懼!燕王知道了又如何,事已至此,等太子將事情鬧大,燕王有個私生子的消息變會傳遍京城,到時一切由不得他。

至於太子的手段,一石三鳥,可謂精彩。首先栽贓劉年在院子裏與劉愴在一起,然後派出殺手抓住劉年,將栽贓變成事實,若是劉年最終被滄州巡撫抓住,那麼依長公主的脾氣,不能對付漢皇便一定不會放過燕王。

其次劉愴若是被太子逮住,那麼燕王藏了十七年的秘密就會被公開,屆時暗流的舊人、暗流主人給予過恩惠的人們,毫無例外會要求燕王重述當年的事,給暗流主人一個交代。而老皇帝對暗流主人的殺意是絕對的,雖然劉愴藏著的時候他不管,但是在劉愴的存在被暴露的情況下,他一定會抹除當年的尾巴。而夾在中間的燕王,如何自處?是再次為了權利傾倒於漢皇,還是大義滅親斬殺劉愴?

最後,無論如何劉愴好歹是燕王的孩子,若是太子抓住了劉愴,手裏總是多了一張牌,在燕王爭奪帝位的格局中,會再加一絲籌碼。好算計,真真好算計。況且風無痕還幫了他一把,直接將劉年偷渡到了院子,坐實了燕王的擔憂。

麵對長公主給出的壓力、老皇帝頒布的殺令、暗流舊人的脅迫、太子不出色但強有力手段的製衡,四皇子燕王劉賢,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呢?是臣服老皇帝的命令,派人直接抹殺劉愴;還是派出援兵,接引劉愴劉年,避開太子的殺手,得到長公主的感激。又或者什麼都不做,任憑事態發展,順氣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