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洋務運動伊始,九大家族就以極為超前的遠見卓識,大力興辦實業,發展商貿。短短二十多年時間,便成為了當時中國舉足輕重的實業巨頭,同時其控製的商會聯盟,更是成為了中國市場上數一數二的商業帝國。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九大家族的觸手,也早已伸向了海外,與歐美列強的貿易合作,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殷玄正這一輩年輕人初展崢嶸之後,九大家族的大小事務,也交由他們來打理。而殷玄正負責的,正是九大家族對外貿易的事項。然而,大權在握之後,殷玄正的目光,卻投向了與華夏帝國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
在內憂外患之下,當時的中國即便經曆了洋務運動,但依然極弱不堪。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曆史上一度曾為中國附庸的鄰國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卻已然國力雄渾,成了世界上有數的強國,足以躋身列強之中。
其實在侵華戰爭之前,中國人對於日本的感覺,其實還是很親切的。對於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知識分子的看法也和現在不同。當時的大多數人認為甲午戰爭喚醒了中國人的危機意識——關於日俄戰爭,魯迅還說過,“這是黃種人的勝利”,當時人的觀感,與現在經曆長期仇恨教育的我們是有極大區別的。
甲午戰敗之後,留學去學習西方的先進知識和思想的風氣達到了頂峰,因為行程便捷、文化相近等原因,選擇去日本留學的中國人格外多。而中日之間的商貿,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最巔峰的狀態。
在殷玄正掌權之時,九大家族在日本其實早已經營許久,但卻一直不是很重視。直到殷玄正掌權之後,不知為何,他的注意力,格外的傾向於這個鄰國。
關於這一點,爺爺在日記裏給出了可能的答案,殷玄正年少求學之時,便曾立誌,“師法日本,變革維新,富民強國”。
殷玄正執掌外貿大權之後,甚至親自前往日本考察,促進九大家族和日本的合作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自然少不了遊走四方、結交權貴——對付這些一貫仰慕中國古文化的日本人,九大家族中收藏的諸多異寶奇珍,自然也成了無堅不摧的利器。
因此,殷玄正的名望,在當時的日本上流社會之中,可謂是一時無兩,甚至於黑龍會的主要成員中,都有人與他關係甚為熟稔。
而當時的剛剛成為早稻田大學客座教授的川崎真紀,也因此,認識了這位來自於華夏古國的神秘年輕人。
川崎真紀與他的族叔川崎正藏不同,對商業、政治等等毫無興趣。自幼飽讀詩書的他,卻是對華夏文明古代文化甚微癡迷。因此,原本對所謂的上流社會聚會毫無興趣的他,卻跟著他的族叔一起,拜訪了當時風頭正盛的殷玄正。
殷玄正一看便知,與那些附庸風雅的日本新貴不同,這個看起來頗為敦厚的川崎真紀,確是對中華古文化有著發自肺腑的深切熱愛。因此,兩人相談甚歡,臨別前,殷玄正甚至還送了川崎真紀一幅米沛的真跡。
後來殷玄正回國,川崎真紀本以為二人再無相見的可能,卻沒想到,時隔數年之後,兩人卻以一種如此尷尬的情形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