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遊輪雜感
(內容提要:乘坐外國遊輪旅行,個人感受、感慨都很多。許多觸景生情的思想由此而生,我自己作中國人之一,享受的是改革開放的成果。)
離開這家華人購物中心,時間還有導遊又帶我們,去另一家自選商店購物。這裏主要賣各種藥品,前麵說了我隻看馬油的價格即離開。rb福岡的機場就在附近,有大型飛機在機場邊排列,還有飛機在天上地下起飛或降落。一條簡易公路將自選商店和外界相連,停車場仍然有水泥阻隔墩。中國人來此等地方開店,可能隻有rb導遊帶領,旅遊的中國人來購買。
這裏還能遠遠望見我們乘坐的,歌詩達賽琳娜號遊輪。她就象海上高樓,雖然距離較遠,仍然一幅雄姿英發的樣子。簡易公路邊有新栽的玉蘭花,花樹不大有2~3米高約碗口粗,其中之一棵已經開放白花。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djy市人稱玉蘭為自己的市花,隻是這些年沒有再提及。
筆者曾有首詩,讚玉蘭花——djy市花:
玉蘭花開二月裏,好比雪蓮滿丫枝。
婷婷立立白如璧,整整齊齊展英姿。
春風拂過青芽碧,陽光透出新氣息。
惟恐嬌顏轉瞬去,站在樹下為花癡。
……。
當然這首詩有剽竊蘇東坡之嫌疑,蘇軾《海棠》詩: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
好在中國的版權有效期隻20年,蘇氏為千多年前北宋年間的人,故不會與筆者打官司了。
不知不覺間暮色升起,該返回遊輪了我們旅行團的人,也都出自選商店不知他們買了什麼?我也懶得打聽。大家一起上車號36-16的大巴車,那位紀稍大的rb男子駕駛車,送我們到先前下船上岸的海關。導遊們因工作關係互相告別,我們也象征性地向rb導遊告別。進rb海關也是經過嚴格的檢查,然後再經過碼頭邊金屬圍欄,組成迂回曲折的通道走廊。我們都上歌斯達賽琳娜號遊輪,遊輪進口也有船員檢查,主要是看有無胸卡。
我回到8層甲板的內艙房,先洗漱一番再準備去晚餐,老李也回來放下隨身攜帶的東西即出去了。我乘電梯到4層甲板的免費中餐館,本想點中餐吃這頓晚飯。不料進去後見到那些豬肉、牛羊肉、雞鴨肉,反而不想張口。隻是向服務員要一碗麵條、一碗混飩(抄手),將就過了這頓。這遊輪上的碗,比djy市街麵上的小,如果在家鄉隻能吃完一碗麵或抄手。2014年我搭乘友人的汽車參加自駕遊,在hb襄陽隆中公園附近的餐館吃麵。這裏賣麵是12元錢一大碗,隻是著料差一些。聽女老板說夠三個人吃,我們是兩個人吃一碗即很飽。
……。
年青時根本沒有想到,今生會有節食的一天!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時我已經28歲。再到1982年黨中央1號文件,搞農業生產責任製(灌縣是1980年試行農業生產責任製),解決吃飯問題我已經32歲。
再到我登上歌斯達賽琳娜號遊輪,中國經濟總量有報刊文章說已經增長200倍。之前我青年時代,幹部月工資收入低,比工人平均少10元錢。幹部工資和工人表麵一樣,但工人有勞保、加班、夜班等補助,如果全部相加有10元錢。糧食定量幹部27斤,工人35~48斤;幹部也比工人平均少10~20斤,所以幹部生活溫飽而已。
筆者1971~1978年在中共灌縣縣委機關,做打字員8年,晚上加班通宵打字為常事。但每次加班補助,隻2兩糧票、0.15元錢。夠吃一小碗麵條,或兩個小饅頭、一小碗菜湯。那些年過分強調反修防修,反對幹部特殊化,故幹部待遇實際很低。不時有所謂專家學者,寫糧食方麵的文章發表。說是大米、麵粉、小米的熱量,即卡裏路含量是多少,一個人每天的需要量是多少。因此大致6~7兩糧食,就能滿足人一天的需要量。可惜那些年的領導,沒有將這些寫文章的人集中起來。如果每天隻給他們說的糧食,看這些人怎樣活?
小平同誌保持清醒,他1975年在bj,對前來看望的廣a縣高官說過。隻要你們人均分糧600斤,我就回來看你們。革命老前輩李富春同誌有回憶錄載,部隊指戰員作戰的時候,每天要2斤糧食才行。小平同誌的人均分糧600斤,應該是作戰實踐中得來的。改革開放後先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糧票逐漸退出曆史舞台。2000年前後,群眾已經實現小康生活,幹部工資待遇才有所提高。幹部主要是中共黨員,他們真正是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無產階級自己。看現在改革開放後,兩相對比簡直是兩重天。不過這前後的變化,既相連也相一致。有***領導中共黨人建立新中國,才有***領導全體人民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