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灞橋之行(二)(2 / 2)

“蘇大哥,灞橋鎮這個地方,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少地多。要比其他鄉鎮少上一半的老百姓,土地卻要多上好幾十倍。十幾裏看不到人家,也是常有的事。”這兩天,為了李震民的那套方案,任笑天也專門研究了一下灞橋鎮的情況。碰上了感興趣的蘇永豐,也就有了說話的資本。

“小天嗬,我可告訴你,這是一片未經開墾的土地。大有潛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蘇永豐見多識廣,匆匆一瞥,就發現了灞橋鎮的潛在實力。

任笑天聽到這話,不由得怔了一下。從來都隻聽人說,灞橋是個窮地方,沒有想得到,眼前這個蘇大哥卻把他給當成了一塊寶地。這中間應該是有個什麼說道吧,任笑天揉了一下自己的鼻子。

“我們的西瓜種植,最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樣種出來的西瓜,才能保證甜度。其他的地區,土地很緊張,哪兒能這麼做?你看嗬,這兒的土地如此之多,最大的難關也就不攻自破。”蘇永豐解釋說。

揚東生也插嘴說:“這兒的野生小動物多,完全可以搞一個狩獵場,吸引外地的遊客。”

“對,東生兄弟說得對。有了狩獵場,就有了遊客,也就帶動了餐飲業的發展。大棚西瓜的種植,也就能很快名聲大振。哈哈,灞橋鎮的人,是捧著金飯碗在討飯喲。”蘇永豐的思路異常活躍,一點也不象在這之前沉默寡言的樣子。

開車的羅大鵬,潑上了一盆冷水:“你們這是做夢吃餃子——想得倒美。你們瞧瞧,就衝著這條路,能有遊客來嗎?”

也許是為了驗證羅大鵬的話,汽車‘轟’的一下跳了老高。車上的人,都很快作出反應,一把抓*住身邊能抓的椅背、扶手。接下來,連續又往上跳了幾次。全慕文的體質差一點,幾乎都要嘔吐了出來。

“是嗬,小天,這是一個最大的難題。”蘇永豐附和道:“沒有一條好路,無論是西瓜,還是家禽、雞蛋,都運不出去。即使勉強運了出去,也會增加不少成本。”

聽到這樣一個問題,任笑天揉搓了一下自己的鼻子。這可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自己能請來蘇教授和揚大哥,可這修路的事,自己也是愛莫能助。

還好,這樣的路不長。過了沒有多遠,羅大鵬的方向盤一打,車子轉了一個九十度的角,就看到了一個集市模樣的小村落。

“到了,這就是灞橋鎮。”盧小妹介紹情況的時候,有點激動。難怪,自從出門打工以後,她這還是第一次回家。不但是帶著新女婿回門,也是帶著專家來幫娘家人發家致富。想到美好的情景,她就興奮得直想跳。

一聽到老婆說話,趙長思也睜大眼睛,拚命地打量著眼前的一切。鎮子倒不是太大,隻是和城腳下的村部所在地差不多。沒有樓房,也沒有什麼新砌的房子,就那麼幾十間稍許有點破落的房屋,座立在大街的兩邊。而且,這所謂的街道也很窄小,就連汽車也無法通行。

“小妹,這汽車怎麼才能開到街上呢?”趙長思有點不解地問道。

盧小妹搖搖頭說:“開不到大街上,隻能停在街的路口那一塊。”

“那到你家呢?”

“也隻能是停在那兒,因為去我家的那條路是牛車道,不要說是汽車,就連人也法子走。”

“哦,那還真的沒法子走哩。”

“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草地上走。”盧小妹急中生智,總算是想出了一個辦法。

通過她的介紹,任笑天一行人才知道,這海邊上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鹽堿地特別多,大*片大*片的白花花的土地,顯露在天地之下。在那種土地上,不管是人行走,還是汽車經過,都是暢通無阻。

方便是很方便,隻是有一條不好,那就是鹽堿對汽車的損傷,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好好的一輛車,用不了幾年,就會鏽蝕得隻能進鋼鐵廠回爐。

聽到這樣的情況,車上的人都在苦笑。灞橋的窮,不用別人去介紹,就憑著這麼一條路,也就足以說明許多問題。隻是灞橋雖然窮,雖然規模不是很大,還就有著不同一般鄉鎮的特殊風景線。

這個特殊,不是其他什麼美妙的地方,而是有一條繩子攔在了那不寬的大路上。繩子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就是一條隨處可見的草繩。作用倒是很明白,那就是留下買路錢。

“咦,就這麼一條破路,也不讓人走嗎?”趙長思有點疑惑。在海濱市區裏,也沒有哪一條路給攔著要收費耶!

盧小妹一聽,立即想了起來:“哦,我忘記說了。從這兒過往的車子,都是要收過路費的。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