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潘家園(2 / 2)

雖然小夥子他是對這古董,古玩什麼的一竅不通,甚是可以用目不識丁來形容。

但聽那人,這話說的誠實誠懇,倒讓小夥子覺得不好意思了。

“去唄,看看就看看!”雖然那人黑的跟非洲挖煤似的,怎麼看都不像好人,但是一個孝順的人應該也不會壞到哪去。

反正他也是要來潘家園選個物件給老爺子做壽禮的。原本是要和廖廖晚上到鬼市上淘貨的。這鬼市具有江湖感,是淩晨三四點鍾專門賣古董的一種零時集市。古懂行家都知道,要想討好貨就得上鬼市,鬼市出好貨。這也是廖廖在來的路上給他講的。剛到潘家園廖廖就被他家老舅一個電話就叫走了,說是有重要的事要他去做?到底是什麼?他這‘江氏集團’的大少爺也沒問,反正有老舅和廖廖在,天大的事也能擺平。既然到了這潘家園,他也不願就這麼回去,不是一直有一個說法,外地人來北京一定要做三件事:登長城,吃烤鴨,逛潘家園。他在這本京上大學四年,這長城是登了,烤鴨也吃過了,這潘家園倒是第一次來。既然都到這潘家園了,怎麼的也得走走逛逛,要不怎麼對得起那句說法呢?雖然他是對這古董,古玩什麼的一竅不通,甚是可以用目不識丁來形容。但他承認是那個故事吸引了他,所以希望一睹這詭異畫卷的廬山真麵目。

他跟著那人走了一路,越看那張黑臉就越覺得自己送狼入虎口,會不會?自己長的太帥剛才又漏財,那人起了歹心……直到在一家“寶來閣”古玩店停下,他才鬆了一口氣,看那人跟店員嘀咕幾句,便從裏麵拿出一個黑色長行木盒,裏麵就是那畫卷,他小心翼翼的從木盒裏拿出畫麵打開。“靠?怎麼還是個殘缺貨?

小夥子對這畫卷之所以感興趣多半是因那個詭異的故事,他原本是要等廖廖辦完事與之會合後,去那隻在周六,日半夜四點才營生的鬼市淘件貨的。卻偏偏因好奇心來到這“寶來閣”,準確來說那人從“寶來閣”出來直接把他推到斜對街一家茶樓的包間裏。

對此那人的話是:小店人多嘴雜,這兒清靜貴重物件就適合這談。

對此他到沒什麼議意,哪兒都一樣。

這畫卷不同與《清明上河圖》,後者上是絹本設色,前者是更易保存的熟宣紙著色,由於存放時間較長久,硫發生氧化反映造成了泛黃,邊角發黑了,但畫卷保存上算是好的。

他小心翼翼的把畫卷攤平在紅木桌上,仔細觀賞一番。

畫卷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著色法,墨筆丹青,栩栩如生細致的描繪出,各色人物,當時商業古建築,河運交通等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

此畫卷卓爾不凡,不失為一幅佳作.實屬難得。

但對於這畫卷的年代真偽他可是一竅不懂。

對它的描述隻能用那人老祖宗的話就是漂亮,好看!

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畫卷殘缺不全,而缺失的部分就是最磅礴氣勢的城樓?而這也是他最感興趣好奇的部分。

“這,怎麼回事?畫卷後半部分呢?”

那人斜座在紅木椅上,品著上好的大紅袍,聽他這麼一問,抬眼隻瞟了小夥子一眼,細細品一口大紅袍,才不須不忙的娓娓道:“這要從六十年前說起了,那是另一件詭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