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的發展,十四年的變化,當年順城的筒子樓早就不在,現在那裏矗立的是一座座高樓大廈,想要打聽十四年前的事情簡直比“蜀道難”還要難。
藍哲本就沒有什麼信心,根本就沒有查案的意思,而是帶著遲浩洋這個剛畢業的學生到了一家咖啡館評論起了這裏的服務員的身材。
“你看那個紮蝴蝶結的姑娘,我覺得她有二十歲,走路一搖一擺的,應該談過很多戀愛,旁邊那個就不一樣了,略顯羞澀,應該是剛剛來到這裏上班,對這裏的同事不熟,怎麼對客人服務也不是很熟練。”
遲浩洋沒有覺得藍哲無聊,反而覺得藍哲觀察入微,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刑警,聽的非常認真,還拿出了小本開始記錄。
“藍師兄,你的邏輯很獨特,我在上學的時候就很喜歡邏輯學,我也有自己的一點看法,多指點,我是覺得那個紮蝴蝶結的姑娘應該在二十五歲左右,因為她的打扮很顯然是結婚後的裝束,那個羞澀的姑娘顯然是在等人,應該是這家店老板的親戚,隻是來幫忙而已不是這裏的工作人員。”
對於女人的判斷,藍哲還沒有出過錯,可是遲浩洋的邏輯的確值得思考,為了證明他是對的,決定叫兩個女孩過來問一下。
結果他們都是對的,稍稍有點偏差,準確率達到九成,紮蝴蝶結的女孩二十歲,已婚,還被罰錢了,那個羞澀的姑娘的確是老板的親戚,是在這工作,也可以說在這裏幫忙。
得到結果之後,兩人都沉默了一下,隨後又同時說出了同一個名字:“廖組長!”
接著異口同聲:“真是厲害!”
廖俊民把他們兩個分成一個小隊,有他的思考,他們都喜歡大膽假設,有一定的邏輯思維,這對案件的偵破幫助會很大,也能愉快的合作。
另一個小隊崔星洛和穆青青也有同樣的感觸,崔星洛粗獷豪爽,雖是刑警卻不是很細心,穆青青就不同了,本身就有女人的細心,再加上剛剛進入特案八組,辦事更加謹慎,一個粗獷,一個細膩,配合會很默契。
雖然有穆青青這個細心的女人,可是十四年物是人非,想要再次調查,困難重重,最終無功而返。
“不要都耷拉個腦袋,畢竟十四年了,查不到什麼也沒有事,康博這裏有一些發現,我給大家說一下。”
當年筒子樓爆炸案重傷十六人,輕傷九人,一人無礙,這些人現在有很多都去了外地,也有些人下落不明,還有一些仍舊在順城。
“我們現在偵破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尋找當年爆炸案在順城的幸存者,二是尋找爆炸案前四天墜樓身亡者的家人。”
尋找幸存者如同大海撈針,但隻要有線索,廖俊民相信真相會解開,他就是這樣一個不服輸的老刑警。
自己信心十足,卻感染不了特案八組成員情緒的低迷,他們都覺得這樣一個十四年都不能偵破的案子就是白費力氣。
“都提提精神,你們都知道我們這個特案八組為什麼成立,我們是被瞧不起的人,但我們自己要有信心。”
廖俊民的話大家深有感觸,即便是三個剛畢業的學生也都有一定的陰霾,藍哲站起來說道:“我看過筒子樓爆炸案的案底,現在能確定在順城的幸存者有六人,隻是這六人都分布在不同的行業,我和遲浩洋打聽到當年的幸存者吳成亮已經成為了一家KTV的老板,可以找他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