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腳下,幾個穿著灰色道袍的小道童正坐在一個小涼亭裏,在他們中間,一個二十歲左右的胖道士,正在喋喋不休地給周圍的小道童講著什麼。
“我一茅從八歲起開始在茅山學道,對茅山的大小事宜可謂了如指掌啊。哼哼,不怕你們說,如果我想當掌門的話,那簡直是小菜一碟!”那幾個小道童互相望了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說:這傻胖子又抽瘋了。眾人擦掉被他噴到臉上的口水,各自散開。去忙自己的事了。
“喂!喂別走啊,小師弟,聽我說嘛,我一茅自從八歲上山學道……”
“你自從八歲上山學道,然後怎麼樣啊?”一個冷冷的聲音從背後響起,一茅心中暗叫不妙,是師父。
“嘿嘿,師父……您老人家也出來透風啊……”一茅獻媚地說。
“我好像是讓你去廚房洗碗吧,難道這麼快你就把碗洗完了?”
“嘿嘿,這個,這個。還沒有。我現在就去,現在就去。”
“等等,老規矩,一個時辰。”
“師父,不要吧,洗碗要緊……我還是先去洗碗吧……”看到他師父的臉色,一茅立刻閉上嘴巴,站到一片空地上,雙手著地,兩腳朝天,說道:“師父,書上寫了,頭朝下容易得腦癱啊……”
“哼,你頭朝哪都腦癱,記住,一個時辰,少一分就再加一個時辰。”老道士說完,向著大廳走去。
“師兄,你又在練功啦!”一個小道士從山下跑上來,對一茅喊道。
“嘿嘿,是啊,這樣,容易避免腦癱……師弟,幹什麼去。”一茅擺出一幅很享受的樣子說道。
“哦,是南茅山的清明子師叔來了,我去通知師父。”小道士說完,向著大廳走去。
茅山大廳裏,現任掌門玉玄子正在拜祭三清尊神。
“師父,南茅山派掌門清明子師叔率眾師兄弟前來拜見。”方才那小道士匆匆跑進大廳,半跪在地上對玉玄子說道。玉玄子聽到小道士的話,微微點了點頭,說:“差不多也是時候到了,清心明月,你們隨為師來拜見你們的師叔,無塵,你去通知九洞二十一峰閉關的諸位師祖,說清明子師叔來了。”
“是。”他身後的三個弟子畢恭畢敬地答道。三人中兩男一女,是現在北茅山派裏最有天資的三個三代弟子,頗受諸位師租喜愛。
茅山一派自古就是中國道教聖地,道教又分南北兩派,北方道教為“符派””,符、都是寫著神的名字的牌子,北方道教認為人生病是因為鬼魂附體所致,所以要拿符、來鎮鬼,用劍來除妖;南方道教卻認為人生病是由於陰陽不和,要想長生需要用丹補之,所以南方道教被稱為“丹鼎派”。所以,捉鬼道士一般是北方道士,煉丹道士一般是南方道士。
道教的發展在中國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曆史,南北道教為了“正統”一名,也隨著道教的發展不死不休地對峙了幾千年,直到元末明初,玄玄子張三豐打破南北道教數千年來的理論,融合了南道教的丹鼎說和北道教的符論,再加上自己高深的武學修為,自成一家,創立武當一派,從此,道教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清朝末年,西方列國屢犯中國。少林寺空明方丈廣發英雄貼號召武林人士組成武林聯盟共禦外敵,武當,娥眉,蜀山劍派,南北茅山等各大門派紛紛響應,道教千年來的正統之爭也因此而結束。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後,大多的門派都選擇了隱姓埋名,在最後一次的武林盟主大會上,空明方丈隻留下一封書信便飄然遠去。
今天是北茅山現任掌門玉玄子的退位大典,身為親密道友的南茅山掌門清明子自然要前來祝賀,老友重逢,感慨良多,清明子和玉玄子兩人可謂道教的泰山北鬥,兩人又都是愛酒如命之人,這一見麵,幾壇子陳年老酒自不可少。
“老哥,不錯啊,不錯啊。”清明子喝光酒杯裏的酒,不住的點頭說道。
“這酒可是我藏了三十年的女兒紅,專門為老弟準備,哪能錯得?”玉玄子得意地說。
“我可沒說這酒,老哥,我說的是人。”
“人?”玉玄子被他說得滿頭霧水,清明子見他滿臉疑惑的樣子,忍不住大笑:“想不到你老哥一生愛酒如命,天天喝得爛醉如泥,卻能尋得兩個好徒弟,不錯,不錯。”
“哈哈,不是我自誇,老道一生糊塗,平生最大的驕傲之處,正是能收得三個徒弟,清心明月,你們過來拜見你們師叔。”
“弟子清心,明月,拜見師叔。”兩人走到空明子跟前,一齊跪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