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秦奮,秦嵐心思更細膩,觀察也更仔細。
黃全軍死亡後,高旭以殺意的提升方法轉移大家的視線,其餘人都被看得到的好處吸引了,唯有她懷疑黃全軍的掉落極其不凡,才被高旭特意遮掩。
她猜對了,欺詐寶珠的存在,高旭在短時間內是絕對不會透露給其餘輪回者知曉的,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這一回,她卻沒有料到,高旭固然是在提升實力,但過程可是艱辛得很,他在砍柴!
秦奮一行趕到惡人穀之時,高旭和燕南天的路程才剛剛過了一半。
這當然不是因為後者的腳程不如前者,而是由於孩子的拖累。剛出生的嬰孩,奶水是必須的食物,這就導致了他們不能走荒無人煙的捷徑,而是要盡量選擇官道大路。
再加上高旭問了燕南天一句話,兩人的行進速度就更慢了:“燕大哥,等孩子長大了,我要講述他父母的事嗎?”
燕南天當時聽得身子一顫,沉默了許久,才拍了拍高旭的肩膀,蹦出一個字:“說!”
自那以後,燕南天每天就花八個時辰趕路,剩下的空餘時間,就讓高旭以一種特殊的手法揮劍砍柴,他在一旁不時地糾正和指導!
明麵上,這是為了感謝那些給孩子喂奶的村婦,但高旭心裏很清楚,燕南天被他的話語打動了,已生出了傳藝之心。
高旭的那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燕南天,讓不讓這個孩子習武,最後步上為父母複仇的道路。
而燕南天的回答是: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快意恩仇,方是男子漢大丈夫所為!
這也是江湖中人習慣性的思維方式,什麼冤冤相報何時了,都是安慰別人的話,輪到自己的親人被害了,誰能忍得下,誰就是孫子,懦夫!
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誰說做一個不懂武功的尋常人,就能一輩子平平安安,安享生活了?
不提戰亂年代,老百姓流離失所,朝不保夕,哪怕是和平盛世,盜賊、劫匪、貪官、汙吏的威脅也無處不在。正因如此,江琴才在秦奮的引誘下,毅然走向了大俠的道路,實在是武俠的世界,手無縛雞之力又沒有名望地位的人不好混啊!
燕南天既然將孩子托付給高旭,那麼傳授高旭武藝,也就等同於傳給孩子。不過他的一身武藝固然驚天動地,卻不像邀月憐星所學的那麼係統,明玉功、移花接玉、花神七式、蓮靜掌、星雲劍法等等等等都是極好的傳承,除了嫁衣神功外,燕南天的一身武功沒有固定的套路,都是他數十年來仗劍天下、千錘百煉出來的,假如真的要冠以名稱的話,可以稱作:南天劍法!
論天資,燕南天絕對比不上足不出戶,僅靠在移花宮宅上二十年就能將明玉功練至第八重天的邀月憐星,但他的大毅力、大恒心,也不是邀月憐星那樣溫室裏的花朵能夠企及的!
移花宮的武學,隻要求天賦和悟性,但燕南天的武學,對傳承者的要求無疑要多得多,故而燕南天一開始便讓高旭砍柴!
高旭以前曾在某些小說中看過,絕世高手傳授武藝都是從基本功教起,砍柴挑水,蹲馬步,調整呼吸吐納,一旦直接傳授武學招式,就肯定是落了下層,境界不夠!
那時,他覺得這種行為很裝13,很扯/蛋,但事到如今,換成他親自體會了,才明白了燕南天為什麼叫他砍柴。
說白了,砍柴隻是一種外在的表現方式,燕南天要教的,是對於武器以及自身力量的一種理解。
在原著中有一個劇情,燕南天用一柄鏽跡斑斑的鐵劍將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劍一下斬斷,旁觀者都以為那柄鐵劍才是絕世好劍,便高價買下,誰知到了自己的手中,連普通的木桌也砍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