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兒,其實你不需要……至少在進入長安之前……”
高旭望著邁向天書通道的貂蟬,低低地勸說道,語氣中罕見帶著幾縷不堅定。
“我知道的,你想多陪陪我……”貂蟬撫摸著高旭的臉頰,輕輕一吻,柔聲安慰道,“但真的沒有必要,這段日子我已經非常開心了,而我們的相處也不在於朝朝暮暮,圖一時的爽快,反倒有個三長兩短,以後不能跟你在一起,豈不是……”
“別說這種不吉利的話!”高旭立馬封住她的嘴,貂蟬微微一笑,又接著道,“石之軒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我若再跟著你,就會成為你的拖累,你為了保護我的安全,肯定不能放心地實施專修古武的計劃……”
高旭哭笑不得地聽著貂蟬用自己一貫的語氣來教育自己,迎著貂蟬的眼神,唯有點了點頭道:“好吧,我將天書的出入權限交予你,你要出來,隨時可以!”
“別把天書說得跟監牢似的,裏麵有靈兒和青瑤,還有水月宮的一眾姐妹……”貂蟬跟哄孩子似的,摸了摸高旭的額頭,又晃了晃拳頭,給其鼓勁道,“我不在的時候,好好加油啊,古武之路進階大宗師,狠狠地虐石之軒一頓!”
高旭忙不迭地點頭,目送貂蟬的身影消失在天書中,輕輕地歎了口氣。
其實以他理智高過情感的行事作風,經過與石之軒的初戰,得到了教訓,即便貂蟬不說,最後還是會讓她暫時待在天書中,以防不測,所幸貂蟬通情達理,主動提出來,高旭便故意做此勸說,以便讓她心裏更加好受些……
而待此刻貂蟬真正離開了,高旭心中亦頗為不是滋味,思及數天前輕而易舉玩死畢玄,碰上石之軒卻險些翻船,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必須深刻反省!
與畢玄和石之軒的戰鬥之所以差距那麼大,兩人的路數、風格、脾性不同是一個方麵,更重要的原因是……高旭自己的態度!
是高旭太想從石之軒身上學東西,揣摩天一真氣、領悟不死七幻、融合幻魔身法、進階不死印法,甚至於在不死印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出獨屬於自己的神功!!
石之軒對於高旭而言,確實是一座移動的寶庫,但這座寶庫,並未是敞開大門,任其取用的,而是由重兵把守,機關陷阱密布,隨時會將他紮得渾身是傷,乃至於命喪黃泉!!!
態度決定成敗,對上畢玄,高旭毫無所求,自是無往不利,對上石之軒,他有了需要,一定程度上就得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而石之軒不愧是蓋世邪王,高旭一旦稍有差池,便把握住機會,暴起發難……
“我還是患得患失了,在石之軒麵前,半分失誤都會被放大成致命的危害,不容許有絲毫差池!”高旭坐在赤麟天龍馬上,迎麵吹來的風助其大腦越發地清明,邪王石之軒在大唐世界確實有著神魔般的地位,無論是劇情人物或是外來的輪回者,想要對付他都會頭疼無比除非……大肆利用石青璿這個破綻!
但高旭又不是平常的輪回者,讓他口頭毒舌一下無所謂,真正朝別人的親人下手,他還不屑去做,左思右想,念頭百轉,切入點漸漸地落在石之軒的身份上麵……
“嘿,佛門……本來懶得繼續折騰你們了,但現在老石著實不好對付,所以對不住了……你們要被殃及池魚了!”高旭嘴角劃過一抹笑意,喃喃低語道,
“石之軒,我們會再見麵的……很快……很快……”
三日後,高旭來到黃河南岸的桃林。
注意,這是一座城池,而非桃樹林,自李世民破去薛舉父子的西秦大軍,聲威大振,很多接近潼關的本屬中立的堡市紛紛歸附李唐,為大唐軍鋪好出關的坦途,桃林正是其中之一,所以城牆懸上李閥的旗號,即是說,這已經是李唐的地盤了。
高旭的目的地是長安,為了避免途中發生沒有意義的麻煩,到了人多的區域他便收起赤麟天龍馬,並且戴上魯妙子的。
入城後,他來到客棧休息,養精蓄銳,準備明早入關。
長安所在處的渭河平原區之所以被稱為關中,因為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潼關為四關之首,為戰國時秦人所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險,威名由來已久,不必詳述,其他三關固然不如潼關,亦是險峻的兵家必爭之地,四關合力,令長安穩如泰山,避過關外的烽火戰亂。
可以說,由於李淵在大隋居於的權勢,外加李閥的閥門優勢,李唐一開始就占據優勢,再加上李世民南征北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如果從曆史的角度來看,李唐已是穩坐天下,剛剛起勢的少帥軍揮手可滅,然而大唐雙龍傳是武俠世界,所以一切仍舊皆有可能……
高旭盤坐在床上,想象著跋鋒寒帶去的頭顱和消息,必然引發軒然大波,天翻地覆的長安,以及此時應該扮作神醫莫一心和霸刀嶽山的雙龍,默數了一遍可能登場的各路高手,精神不由地一振。
正如他和跋鋒寒所說,這才是一個真正代表大唐世界武學水準的舞台,傲世群英,波瀾壯闊,能主導這驚世絕豔的一役,絕對是不枉世間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