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驚世激鬥,殺星之滅,仙劫亦來湊熱鬧(1 / 3)

“以命觀天……以命觀天……”

聽了武癡人格的自我“顯擺”,趙靈兒等人麵麵相覷,很不想相信,但思及高旭的為人,以及武癡人格的脾性,卻又知道此言很可能不是大話,心裏不由地涼了半截。

武癡人格的能耐已然厲害到無以複加,無極玄光、宗師劍法、輪回劍訣,再加上焚寂劍的無匹煞氣,如果敵人出什麼招他還能率先預知,再做出針對性的準備,予以克製,還怎麼打?

別說在場的眾人,換成紫胤真人那樣的戰鬥型天仙親至,全力出手,也奈何對方不得了!!

立於不敗之地,絕非虛言!!!

這邊廂趙靈兒等人戰意大降的同時,高旭卻喃喃低語著第八招諸天九印的名字,眼睛透出異樣的光澤來。

首先,以命觀天這四個字令他聯想到了有關古代傳統的天命學。

在中國古代,有不少傳統認定命由天定,其核心思想便是以天觀命,講白了,就是維持“命”的存在與永恒,不由人決定,而是由“天”來定!

但修煉者顯然不喜歡這種說法,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固然被用爛了,但確實反應出了凡人對於天道的追求與掌控,是一種大目標,大誌向,永遠值得敬佩!

於是乎,就有了與以天觀命截然相反的觀點——以命觀天!

命源於天,命由天起,是沒錯,不過,終有一日,天會由人來既定,人為自然立法!

這並非狂妄虛無,毫無道理,人們對本體的每一瞬思考,每一下感悟,每一步提升,都可以回溯到生命之源起,就好比古代哲學的“五行學”,正是通過生命來觀解自然世界,探究自然世界的生命意義,認定了五行是造化之根源,人倫之資始!

毫無疑問,以命觀天的思路正是高旭的道路,是為“誰道生死由天渡,我令天命由我主”,但是這和預判敵人的能力似乎沒什麼關係啊?

並非如此,這其實是一種壓製問題,試想倘若高旭能夠將天命握於手中,使得天命的運轉按照他的心意進行,那麼尚未擺脫天道束縛的人心意如何,想些什麼,要做些什麼,他自然更能把握!

即是說,以命觀天一旦完成,高旭便是一定範圍的天命授權,隻要敵人沒有跳出天命的範疇,或者動用另類的手段將天命蒙蔽,都將被這一招死死地克製!!

如此魄力!!!

“確實是我所思所想,但諸如此類的事情,均是說易行難,真正地預判,又怎麼做到的呢?”

武癡人格與主人格實則是一體,區別在於武癡人格在諸多能力的研究上走得更遠,兩者的根基是相同的,高旭對於預言不感興趣,但對於預判卻很是眼熱,馬上就思考換成他來參悟,該從何處著手?

關於預判型能力,並非四難度獨有,實際上在二難度就涉及到了,別的不說,大唐雙龍傳裏的弈劍術不就是嗎?

弈劍大師傅采林的這門絕學用官方的話來說,是劍招如棋招,敵未動而已知敵將何以動,乃製敵於先,從而取得絕對之主動,以達以劍弈敵之目的。

聽起來很是不是?

真實情況呢——也就是施劍如弈棋,布下種種局勢,隻要敵人入殼,便會任從擺布,看起來就像能預知對方的招式變化那樣。

講白了,這是一種偽預判,要敵人偏弱,才能牛逼,敵人一強,就換成施展弈劍術的人傻眼,並且對於修煉要求極高,畢竟世間傅采林能有幾人?也怪不得弈劍大師的傳承終究消散於時光歲月的流逝中了。

當然,弈劍術受到大唐中武世界的局限,本來最高不過二難度巔峰,相比起來,高旭自身接觸到了的明玉功明玉真氣倒是有突破三難度的機會!

預判敵人的動向,乃是移花接玉的根基,如此方能唬得絕代雙驕裏麵的武林人士歎之為神鬼莫測,而移花接玉的升階也曾經煩惱高旭了不少時間,後來才發現都是明玉真氣搗的鬼。

“我所涉及的武學中,也就移花接玉最能和預判搭得上邊,而且移花接玉還是構成諸天印的根基之一,我明白了,是玄命真氣的無方之效?!”

無方:無定法,無定式,不拘一格,在接觸到其他真氣時可以一定程度地吸納其特性,化為己用。

如果單從效果來看,玄命真氣的無方與青雲劍氣的合劍很是相似,武學修煉到最後都有包容一切的效果,果真不假!

“以移花接玉的預判為根基,無方之效再吸納敵人的真氣特性,加以分析,形成一種範圍內的掌控天命,不,不對,隻有無方之效還不夠,再加上以身試法?難不成這一招需要組合運用?似乎還不光是這樣……”

高旭念頭急轉,一種種設想浮現出來,不斷地補充,不斷地完善,越來越接近真相。

正如以前所言,有了事實,再去反推,總歸要簡單不少,如此說來,武癡人格著實幫了高旭的大忙,否則等待他獨自研究,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古劍世界的神魔轉世已然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再來一次!

不過武癡人格都自承以命觀天尚未徹底完善,高旭想要短短時間內搞定是更加不可能的,他沉吟片刻,心頭有了計較,對著趙靈兒等人傳音道:“你們於一旁為我壓陣吧,他由我來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