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商王師(1 / 2)

薊縣,算是半個軍鎮,乃是重要的糧倉,負責專門供應佳夢關守軍糧草,受佳夢關總兵節製。

薊縣有一縣長,名叫牙思根,官聲雖然不錯,但奈何卻有一個不爭氣的弟弟,平日裏為虎作倀、欺行霸市都是家常便飯,也幸虧他有一個兄長約束著,沒有做出什麼太過傷天害理的事情。

雖說這個弟弟不爭氣,但畢竟是牙思根唯一的親人,為了確保自己逝去後,這個弟弟能老有所依,牙思根便把家族世襲的甸爵禪讓給了他。

按照大商王朝製定的貴族製度,爵位共分為四等,即侯、伯、男、甸。

其中侯、伯是較大的諸侯,而男、甸則是較小的諸侯,其封地也多在較為偏遠,經濟不發達的地區。

別看甸爵排在末尾是第四等,可放在大商王朝貴族階層中,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了,畢竟任何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若貴族爵位等級太多,階層地位和權柄自然會隨之消弱很多。

比如當世,帝王始終隻有一個,各路諸侯每年都需入京朝拜,獻上寶物和美女,不敢怠慢。

但要是有十個,甚至五十個帝王同在一世的話,就感覺帝王也不過如此嘛,你能當,他能當,為何我就不能當呢?

這也是為何在戰國時期,一個朝代又一個朝代從誕生至覆滅,不過彈指一揮間的事兒,隻是聚眾三五萬,占據一城一縣,就敢稱王稱帝,設立朝廷,命定大臣和諸侯——對朝廷,已經缺乏了足夠的敬畏和恐懼!

……

在薊縣,有一戶莊園,不光占地近千畝,相比其他草房、木屋,這戶莊園的建築,一侓都是用上好的金絲楠木為底料,在外砌一層磚,猶如一座堅固的堡壘一樣。

而這戶莊園的主人,毫無疑問,便是薊縣中唯一的大貴族——牙肅的府邸了。

牙肅,乃薊縣縣長牙根思的親弟弟,身負甸爵爵位,入列大商貴族階級,而薊縣,便是牙家的世襲封地。

不過,薊縣雖說是牙家的封地,但稅收卻不再牙肅的手裏,根據大商律法,除了侯、伯爵這兩大貴族爵位的封地,屬於個人私有財產外,男、甸兩爵的封地,隻是半獨立狀態,接受朝廷的‘托管’。

以薊縣為例,薊縣的全年稅收,經過縣長統計之後,將派一支由骨幹力量組成的押稅隊,押送到附近的城池中,再由城主總合各地縣、鄉、堡的稅收,統一運抵朝歌城內。

而收稅科目除了征繳上來的貝幣外,還有諸如糧食、粗布、蠶絲、藥材、獸皮等。

隻有那些侯、伯爵的人,才擁有自主收稅的權利,但每一年還得必須向朝廷進貢一定的珍寶或是美女等,表達自己對朝廷的敬重和忠心,以盡臣子之道。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階級製度,縱使大商國勢下滑,朝廷的實力依舊是不容小覷,比如封神之戰時,經過數十年勵精圖治的西周,還得聯合幾百路諸侯,才有能力與大商一較長短,不然,換做周朝末期,隨便一個諸侯的綜合實力,就遠比周王室強大許多。

所以,不論外麵的諸侯打的有多熱鬧與激烈,周天子除了縮在家裏,當一個吉祥物外,貌似就一點用都沒有了。

此刻的牙肅,心情比較愉悅。

因為在前些日子,他剛剛收了一個芳齡十四的美女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