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五弟,有個人,我想給你引見一下,估計你會很感興趣。”回到帥帳中,子期頓時對帝辛神秘的一笑。
帝辛眉梢一挑,輕笑道,“既然是被三哥看中的人,必有他過人之處,就速速請來吧。”
子期也不兜圈子,拍了拍手,一名侍衛頓時頷首一下,出了帥帳,不一會兒就帶來了一個青年模樣的布衫男子。
“草民吳庸,參見世子殿下,三王子殿下,列為將軍。”布衫青年稽首在地,恭敬地朗聲道。
“起來吧。”帝辛虛扶了一下,仔細地瞧著吳庸,觀察少許後,便問道,“我看你長相平庸,氣質也無特別之處,你身上究竟有什麼特點,能被三王子看重呢?”
聽著帝辛有些輕蔑的話語,吳庸不喜不怒的淡笑一聲,道,“勿以言取人,勿以相貌取人,方為聖人之道。”
“照你的意思,是在諷刺我是個小人嘍?”帝辛怒拍桌子,冷喝道。
吳庸無悲無喜的拱手一下,道,“草民不敢。”
帝辛冷眼瞧著吳庸,少許後,他忽然大笑地撫掌數下,“好好好,沒想到郝國也能出現像先生這樣的大才,不知先生心中有何治國良策,受德願洗耳恭聽。”
“世子殿下謬讚了,草民腹中隻是有一些著著拙略之策,難登大雅之堂,若殿下願意聽,那草民就鬥膽獻言幾句了。”吳庸微微躬身,說道。
帝辛笑著點了點頭,倏然挺直著腰板,俊俏的臉龐充滿了肅穆之意。
陳梧、陳桐見狀,連忙向帝辛拱手示意,“那臣等就先出去,督促將士們操練了。”
帝辛略微沉吟,便緩緩點了點頭,隨即,陳梧、陳桐等玄甲軍高級將領躬身而退,離開了帥帳,帳內就隻剩下子期和辛五兩人。
“給先生看茶。”帝辛吩咐了一聲,辛五立馬會意,親自為吳庸斟了一杯茶。
這段工夫,吳庸在腹中已經打好了草稿,沉吟少許,便緩緩說道,“草民鬥膽問問世子殿下,不知世子殿下對當今的井田製有何看法?”
“井田製?”帝辛眉頭倏然一簇,頗為訝然地瞧了吳庸一眼。
所謂的井田製,乃是商代承襲前夏的土地製度,確切來說,乃是一種土地國有製度,最先出現於大夏朝,大商承襲前夏,而到了西周時就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但說它是土地國有製度,實質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製。
首先,我們要了解井田製的根本,在大商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朝廷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王室所有,分配給大大小小的貴族使用,也就是各個貴族的封田。而貴族又把封田平均給庶民,但不論是庶民還是貴族領主都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因為天下所有的田地都歸王室所有,貴族和庶民隻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
當然了,為了調動領主和庶民們耕地的積極性,除了登記造冊的井田外,像井田周邊的荒田都屬於可以轉讓或買賣的私田,屬於領主和庶民所有,但通常情況下,領主依靠自己的權勢,都會把封地內的所有荒田都變為己有,把荒田以出租的方式,分配給庶民使用,並每年上交一定的稅糧。
也就是說,但凡是井田,一律都是公田,井田之外的土地都是私田,你怎麼開墾朝廷都管不著,每年也不用給朝廷上交稅收,不過,在領主們開墾私田之前,必須要把公田照料好,因為每年朝廷都會按照各個領主所屬封地的井田大小,必須按時上交稅收,或是貝幣,或是糧食,像絲綢、茶葉、瓷器這種名貴物品也行,朝廷並不管你封地有沒有天災人禍,按時不能上交,朝廷必會問責。
“井田製,是我朝承襲前夏的製度,就是依靠井田製,才有了湯武盛世,在建國之初,太祖才能快速安定地方,努力的發展人口,促進經濟的繁榮﹍﹍怎麼,先生以為這種製度不妥嗎?”帝辛反問道。
吳庸搖了搖頭,道,“自井田製出現至今,已經有千年的時間,能夠立千年而不倒,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不過,世子殿下可曾知道,本地的七大豪族,已經裝備了少量的鐵器,配備了耕牛,逐漸取代人力,開墾土地的事實?”
“先生說的便是“鐵犁牛耕”吧?”帝辛笑了笑,道,“這東西我知道,的確很精巧,但先生想過沒有,當下我朝的冶鐵技術才是起步階段,先天修士能夠依靠自己的法力,鍛造出堅固的鐵器,但九州之內的先天修士有多少?莫非讓他們天天冶煉鋼鐵,不用修煉,不用悟道了?怕是朝廷強令他們鍛造鐵器的時候,就是天下修士反叛朝廷之時了。這不可取,也無需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