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塘關,位於九州東北部,也是大商朝位於東方最重要的邊關。
因為陳塘關毗鄰東海,故而,除了二十萬陳塘關軍隊外,李靖還專門組建了五萬名陳塘關水師,配備了七百艘各式艦船。
當然,所謂的陳塘關水師,基本上都非戰鬥人員,平日裏負責走海運,將內陸的輜重糧食,送抵陳塘關。
陳塘關乃是一座軍事重鎮,人口僅百萬,方圓數千裏幾乎荒無人煙。陳塘關百姓種植的糧食基本隻能維持三四十萬人的口糧,故而大部分糧食隻能從內陸往這裏運送。
況且,朝廷也不會允許各大邊關囤積太多的糧草,包括軍械輜重都是限額配送,除非遇到戰事,朝廷才會調度大批軍械輜重,遣幾個監軍或是欽差親自押解而來。
李靖出身於軍事世家,自幼熟讀兵書,練就了一身武藝,少年時他開始訪道修真,曾拜昆侖山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五行遁術;因仙道難成,故遣下山,後來更是官居總兵,享受人間之富貴。
因為李靖有拜過仙人為師的經曆,又修習過仙人術法,故而他受到了帝乙重用,委派他去陳塘關任偏將,隨後幾年時間裏,李靖一路高升,以三十歲的年紀,升任為陳塘關總兵,至今已有六七年的時間了,深受帝乙器重。
然而,李靖這個人,卻是大奸似忠,在帝辛心中,比黃飛虎還要更加可憎。
最起碼黃飛虎叛變大商,是因為他本質上就是闡教的門徒。
而李靖呢,朝廷待他不薄,帝乙更視他為肱骨之臣。
可最後怎樣?率領陳塘關數十萬精兵和上百萬百姓叛離大商。
對於李靖的叛變,帝辛起初很是意外,但最後仔細地想了想,也就釋然許多了。
一來,李靖三個兒子,都是闡教門徒,他自己也是太上老君弟子,度厄真人的徒弟,與帝辛所代表的截教沒有半毛關係;二來,封神之戰時,人教和闡教聯起手來對付闡教,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更是親密無間的戰友,若李靖不叛離大商,就隻能選擇背叛師門了。
故而,李靖隻能是兩害相較取其輕了。
再加上李靖骨子裏對修真的熱忱,他能做出那樣的選擇,也是不值得太過驚訝的事情。
聽到帝辛即刻駕臨陳塘關的消息,李靖連忙招呼陳塘關的文臣武將,親自來到九灣河港口迎候。
已經三十歲的李靖,看起來與二十歲無異。
這個時候,正是李靖誌得意滿的時期。
李靖的二兒子李木吒剛剛出生,還未到滿月,卻已經表現出驚人的修煉天賦,他的大兒子李金吒更是如此,年僅四歲,就已經擁有後天五重境的實力。
其夫人更堪稱是賢妻良母,有如此家庭,又有什麼是不滿足的?
正當李靖思緒萬千之時,忽然,海岸線處竄出了一片黑壓壓的烏雲,遠遠望去,無比的恢宏闊氣。
立於九灣河港口上的陳塘關文臣武將,精神陡然一震,也不知道是誰大呼一聲,“來了來了,世子殿下的船隊來了!”
李靖深吸一口氣,從幻想中拉回到現實。
最先映入眼前的,是八艘衝鋒船和三十多艘哨船,載著攸國的水師和大商禁衛軍陸續登岸,接管港口。
隨後,一座巨大的樓船,在眾多船隻若眾星捧月般的簇擁下,緩慢地靠近港口。
隻聽轟地一聲,一根巨大的船錨拋下,如巨山般轟入水下,牢牢地插入滿是淤泥的水底。
吱嘎~~
一個木梯,從開啟的船艙大門處延伸下來,之後數十名禁軍戰士佩戴清一色的黑色甲胄,滿容冷酷的手持兵器衝下。
隨即,一名衣著黑袍,裹著淡黃色毛絨披肩的青年,在文臣武將簇擁下,沿著木梯走下。
“陳塘關總兵李靖,率領陳塘關大小官員,參見世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李靖著輕甲,滿臉肅穆的跪立唱諾。
“李總兵請起。”帝辛輕笑。
“謝世子!”李靖抱了抱拳,執臣子之禮,近乎無可挑剔。
帝辛打量了李靖一眼,這個時候的李靖,更加的年輕,更加的意氣風發,再配上他俊逸的容貌,真難想象,他這一生當中,竟隻有殷夫人一個妻子,換做旁人,納幾個美妾實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或許是李靖真的很愛自己的妻子,也或許李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修煉上,而無暇顧及其他,對女色沒有多大興趣。
一時地走神,迎上李靖困惑的眼神,帝辛笑了笑,說道,“看到李總兵這般威武地風姿,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人,故而走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