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九公撫了撫胡須,略微沉吟,便道,“傳我軍令,命趙升、鄧秀、孫焰紅、太鸞四將,各領一萬兵馬隨我出關迎敵。”
“末將遵令!”四人出列,抱拳沉喝道。
嗚嗚~~
淒涼的號角聲從三山關內傳出,餘音繚繞,響徹雲空。
關外,南蠻王庭中,一名魁梧的壯漢,猶如神氐般,坐於高大的九十九階王座上,俯瞰著遠處的三山關。
這名壯漢便是當代南蠻王,一身法力參天造化,帝乙繼位之處,南征蠻族,南蠻王被十三位朝廷高手和八大王室強者圍攻,尚且從容逃脫,遠遁於南方祖地,二十年後,南蠻王的法力更勝一籌,被傳已經無限接近於道胎大圓滿境。
“大王,三山關有異動。”座下一名大內官,修有眼通,可洞察千裏之外的景象。
“鎮守三山關的,是那個叫鄧九公的對吧?”南蠻王把玩著手中的骨杯,乃是用一位大夏王叔的頭骨製成,是南蠻王族代代相傳的寶物。
“是的吾王,老將鄧九公有勇有謀,一身實力更是深不可測,此次他率領四將數萬精銳出關,一副要與咱們決一勝負的架勢。”大內官恭聲道。
“嗬嗬,正和孤意。羌氐兩族實在是太沒用,不到一年就被尚敬忠殺得惶惶不可終日,若鄧九公學老烏龜,執意縮在關內不出,寡人還真拿他沒辦法,此番他主動出關,正是我族的機會!傳令下去,斬敵軍一將者,連升三級,賜一千奴隸,萬兩黃金。斬鄧九公者,封侯,賜十萬畝田地,一萬奴隸,十萬兩黃金!”南蠻王沉喝道。
“臣遵旨。”大內官恭聲,回首看了眼幾個俊俏的侍衛。
侍衛們作揖,快馬加鞭,把王旨傳達各軍中。
﹍﹍
嗚嗚~~
另一邊,南蠻族的軍號聲也亦響起。
千軍萬馬呼嘯駛來,旌旗招展,蠻子們揮動手中彎刀,嘴裏發出一陣如狼似虎般的咆哮。
他們的軍陣看上去遠沒有三山關軍隊整齊嚴謹,但氣勢上卻絲毫不遜色三山關軍隊。
兩軍距離一裏停了下來。
鄧九公披甲掛劍,端坐在戰馬上,他一手持著青龍刀,一手慢條斯理的撫著胡須。
軍旗揮動,盾牌兵發出一陣“呼呼”呐喊,步伐鏗鏘有力,立於軍陣前,三麵盾牌累積在一起,形成一個半弧形的盾牌,且這種盾陣,足足有三道,後方則是弓弩手,兩側便是輕騎。
南蠻軍隊的數十名將軍,看著三山關軍隊嚴謹肅殺的軍容,心頭皆都一沉。
他們與三山關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帝乙南征南蠻時,就曾調動大批的三山關、遊魂關軍隊,這兩關的軍隊戰鬥力,給南蠻族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但自鄧九公升任三山關總兵以來,大刀闊斧的對內進行一係列改革,嚴抓軍容軍紀,訓練戰陣新兵,使得三山關在短期內,戰鬥力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
故而,南蠻突然發動襲擊,配合內應,連下數座關隘、軍鎮,卻依舊沒能在三山關這裏討得什麼便宜。
“鄧九公,老而彌堅。”一員南蠻將軍輕語道。
“父帥,兒子願為先鋒,為大軍旗開得勝。”鄧秀回身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