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嘴上說得好聽,但鄂崇禹心裏的真實想法,卻恨不能斬掉洪錦。
倒不是嫉妒,也不是因為與洪錦打成平手內心不舒服。
而是……大商的人才太多了!
洪錦,不過是隨手揭了一張招賢榜,來投的異人。但道行卻與堂堂的西伯侯鄂崇禹不分上下。
若每一位揭招賢榜的能人異士,都有洪錦這種本事的話,那大商在鼎盛五百年,也不在話下。
哪裏有南鄂國出頭之日?
鄂崇禹看似老實消停,不似西伯侯姬昌那麼能鬧,動不動就率兵征伐蠻人部落,討伐不尊之國,擴充疆土,訓練軍士,但四大諸侯,都是野心勃勃之輩,不甘心屈尊於大商意誌下,看似遵從,實則卻是在韜光養晦。
鄂崇禹不敢有入主中原的妄想,覺得那個目標太過虛妄,不切實際。
事實上,上一世西周伐商,也隻是順“天”而為,要不是有闡教和人教眾仙的鼎力相助,西周哪敢生出染指大商的念頭?即使這個念頭存在,對於西周來說,還遠遠沒有到達顛覆大商的地步,即沒有那種實力,也沒有達到那種時機。
除非大商內部,再度發生如九世之亂,那連綿百年的紛爭,西周才有一線生機,效仿成湯,顛覆殷商的統治。
故而,鄂崇禹最大的理想,便是能夠列土分疆,與大商隔江而治。
即以長江為線,北岸歸大商,南岸歸南鄂。
但就目前看來,鄂崇禹這個理想,無疑讓人啼笑皆非。
天下能人異士,盡投殷商,證明大商帝國在他們心目中,依舊代表著正統,加入大商,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榮華富貴。
這,是根植於人們思想中的常理,隻要這個常理不變,人心依舊向著大商,起碼百年之內,殷商無滅亡危機。
………………
鄂崇禹想了很多,他有些憂愁和懊惱。
覺得自己試探殷商,試探帝辛,似有些嘩眾取寵的意味。
本來,鄂崇禹想要用一場漂亮的勝利,挫一挫帝辛的銳氣,在南方兩百鎮諸侯、三山關眾將麵前,好好地露露臉。
可結果卻差點陰溝裏翻船,最終鬧得平局收場。
帝辛大宴各路諸侯到深夜,便以一句不勝酒力,結束了這場宴會。
諸侯離去,帝辛宣見洪錦。
兩人相談到翌日清晨,讓帝辛想起了許多往事,不勝唏噓。
說起來,他與洪錦的關係,比同門情誼還要親近一些。
洪錦算是九天玄女的弟子,因為他修煉的內旗五行道術,出自於《奇門遁甲》而《奇門遁甲》便是九天玄女所創。
至於九天玄女,則是大商圖騰,玄鳥轉世身,被譽為天後,也是大商國母、老祖宗。
上一世洪錦反叛歸周,帝辛的確頗有怨念。
但帝辛後來才知道,洪錦隻是天庭與三大教博弈的一枚棋子罷了。
月合老人,又稱月老,是主管六界婚姻的主喜神,他看似是天庭仙官,其實卻是人教的弟子,天帝博弈失敗,三大教主含怒將龍吉公主下嫁一個普通人,當做懲罰。而恰好那時洪錦被龍吉公主生擒,便存在了一絲的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