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青陽叛亂(1 / 3)

“啟稟大王,黃花山四名匪首,已經押解進京。”一名宦官來報。

帝辛放下手裏的古經,略微沉吟,說道,“將四人編入朝歌軍,戴罪立功。”

“是。”宦官作了個揖,緩緩退下。

一旁的黃忠賢頓感詫異,瞄了帝辛一眼,隨後垂首不語。

那黃花山四匪首,黃忠賢也有所耳聞。

據說本事了得,皆都長有異相,佳夢關左路將軍魔禮青,更是親自為四人寫了一封舉薦奏疏。

黃忠賢乃帝辛的貼身宦官,不僅善於揣度聖意,而且也是帝辛向外頒布政令的第一批知情人,早在一個月前,帝辛就寫好了‘升任佳夢關現任總兵,調到中央領一個虛職,實則進右學養老’的詔書,打算等到黃花山剿賊結束以後,即刻發往佳夢關,並讓魔禮青接任總兵之位。

可見魔禮青在帝辛心裏的份量。

能讓魔禮青親自保薦,而且之前還是賊寇出身的人,可見其本事必定了得,應該有什麼過人之處。

即使如此,向來愛才若渴的帝辛,竟然都不予理會,實在是一件怪事。

……

帝辛之所以沒有召見鄧忠、張節、辛環和陶榮四人,倒不是因為四人忤逆聖意,而心生不滿。

而是四人乃是賊寇出身,自由散漫慣了。

麵對王命,竟然都敢違背,試圖挾一場大勝,在招安一事上,尋求主動權,增添手中的籌碼。

四人固然天賦不錯,且都擁有異力,但與馬善一樣,都是一塊有著棱角的璞玉。

若不仔細的打磨一番,遲早會反噬己身。

“寡人先晾著他們一段時間,挫挫其銳氣,入了軍伍,也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個人的勇武,相比千軍萬馬,猶如蚍蜉撼樹,自不量力。”帝辛心想,“還有那個馬善,也太傲了,統統都扔到朝歌軍裏,從基層一點一點的熬……”

黃花山、白龍山的覆滅,僅僅是今年剿匪計劃的冰山一角。

自‘剿匪令’頒布後,帝國治下的郡縣,皆都展開了如火如荼的剿匪工作。

像類似黃花山、白龍山這等擁有強寇坐鎮的山頭,帝辛便征調朝中將軍,親自領兵,前去地方,進行征剿,順帶摟草打兔子,將放任匪寇做大,與匪寇有勾結的地方官吏、鄉紳,統統抄家滅族。

麵對帝辛這位以霸道為尊的強勢帝王,根本不容那些人爭辯,隻要犯了法,一律罷免官職,就地格殺。

屠刀,不僅僅揮向了那些匪寇。

連帶的,不知有多少官吏、鄉紳的腦袋落地。

許多冷眼旁觀的貴族領主,脊背不禁發涼,驟然竄出一股寒氣。

隻因為:郡縣體製的官吏,命如草芥,位如豬狗般,隨意的被帝辛誅殺,連半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要兵沒兵,要糧沒糧,殺他們隻是帝王一句話的事情。

固然這對王權的穩固,起到無與倫比的作用,但對於那些分封貴族來說,就太不友好了。

一旦這郡縣製擴充到整個中原,所有貴族領主的封地被收回,私兵被解散,隻保留食邑抽稅的權利,是生是死,今後豈不就在帝王一念之間?

到時候就如砧板上的魚肉,任憑宰割,而無半點反抗的餘地!?

“手裏有兵才有權,手裏無兵則無權!”許多人聲音低沉。

“誰若是想剝奪我的兵權,我的領地,縱然是天王老子,我也不會在乎!大不了……魚死網破!”

……

青龍關,青陽縣內。

空氣隱隱彌漫著一股腥氣,縱然經過一夜的暴雨衝刷,遍地的暗紅色血跡,仍然還有些許殘留。

帝辛三年,五月初,此地爆發了一場小規模兵變。

起因是南郡郡守白潤,奉王命,將青陽縣方圓千裏,從分封製,改為郡縣製,撤掉各地領主的封國,勒令其在三個月之內,解散自家部曲私兵,將自家田畝數目、封國百姓、府內奴隸人數等,主動前去郡令府進行報備。

政令一出,引起了當地所有貴族的不滿。

遂在帝辛三年,四月末,反叛!

初時,叛軍聲勢浩大,雲集了五萬之眾,對外號稱十五萬,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對青陽縣發起進攻,血戰七日,便占領了青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