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刺殺(1 / 3)

“參見大王!”澠池縣內,張奎和高蘭英夫婦,在城門口相迎。

帝辛親自將兩人攙扶起來,笑道,“愛卿著實讓孤大開眼界啊,這才一個月的時間,你就在城外,鋪設好了那麼多的營地帳篷,不愧是孤的肱骨之臣。”

建設可供給幾百萬人的臨時居所,上位者嘴皮子一動,下麵的人就要做好跑斷腿的準備。

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相當的困難。

在帝辛的預料中,若是張奎能提前準備好供給一半北伐大軍的居所,就算是完成了任務,準備好供給三分之二北伐大軍的居所,不僅無罪,還有功,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餘下的,可以讓北伐軍自行解決。

“為主分憂,乃臣之本分。”張奎謙遜道,沒有任何的欣喜。

他今天的一切,都是帝辛給予的。

不論是刀山火海,張奎都不會皺一下眉頭。一直以來,都把自己比作帝辛身邊忠心的仆人。

朝歌軍替換了澠池縣軍隊的防務。

而禁軍則將澠池縣的總兵府團團包圍,進行巡邏。

澠池縣總兵府,將成為帝辛臨時的行宮。

等待天下各路兵馬聚集於此,在一道揮師北去。

“神都的軍隊到了沒有?”帝辛問道。

張奎道,“到了,估計十萬人上下。”

帝辛長長的哦了一聲,道,“盯緊他們,不必給他們提供軍械糧草。”

張奎眼中浮現一抹異色,作揖道,“是,臣明白了。”

隨後,帝辛又在總兵府內,召見了來自各地的將領與諸侯們。

此次南方諸侯,共派出了五萬兵馬協助朝廷的北伐之戰。

這五萬兵馬自然都非精銳,在南方封國內,屬於二線部隊,盔甲也主要以皮甲為主,甚至有的士兵連皮甲都沒有,隻裹著一件粗布衣,武器也是青銅器,弓弩也不多,五萬大軍中弓弩手隻有八百人,箭矢一萬支,這點箭矢連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都不夠用。

畢竟,北方距離南方太遠了。

要想抵達北方,需要橫穿整個中原。

一旦北方出事,南方諸侯還來不及集結軍隊趕往,戰事就已經結束了。

故而,從這一點,他們對開發北方,並沒有多大興趣。

如果帝辛打算東征,那他們必定舉雙手支持,不僅封國諸侯親自上陣,國內一線兵馬,多少也會派遣一些,跟在朝廷大軍後麵,打打順風戰,混個軍功什麼的。

畢竟,有‘兩大征’例子在前,多少黔首平民,通過兩大征一躍成為了貴族?和傳承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他們,平起平坐?

眼熱啊!

相比於南方諸侯的消極姿態,東魯國對於此次北伐的興趣,卻是比較濃厚。

畢竟,北狄族的勢力範圍,毗鄰東魯之地,而薑恒楚對於北方草原也是眼熱已久,若是能拿下一塊草地,憑東魯國的富裕程度,培養十萬匹優良戰馬不在任何話下。

其餘東方諸侯,也是磨刀霍霍,有的親自領軍出戰,有的也派遣嫡長子,領軍來投。

昨日,薑桓楚之子薑文煥,就率領東方諸侯聯軍,共計十萬人,前來澠池縣,進行大會師。

至於西邊……

卻沒有多少動靜。

因為隨著郝國的崛起,西伯侯的日子也漸漸變得不太好過。

論地勢,郝國位於西周國上方,征服了整個西域,將國土疆域擴充到了西方世界的邊界———界山,導致西周國的北部所有地區,都盡入郝國囊中。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郝國國勢蒸蒸日上,已經達到了西周國百分之四十的國力。

隨著教育的大規模普及,國內也湧現了一大批年輕人才。

又因《吳庸變法》使得郝國軍力,在西北地區,一躍成為僅次於西周國的第二大軍事力量。

帝辛相信,再過個二十年,單憑一個郝國,就足以達到西周國百分之七十的國力,用三十年的時間,走完西周國數百年的國力發展。

這,

就是超過這個時代,通過變法改革所帶來的不可思議的奇跡!

為了防備郝國‘南擴’姬昌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用於防備北方的這尊大敵。

再有,距離草原最近的,不是西周,而是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