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乾元山金光洞。
有一名鶴發童顏的老者,端坐在一朵純白色的蓮花中,身體透著如白玉般的光輝,襯托其縹緲而又神聖。
這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元始天尊之徒,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闡教十二金仙之一,位列第五,又是清微教的教主,道行高深,仙法高強,據傳已經窺得半聖之位。
太乙真人雖非元始首徒,卻勇猛精進,後發先至,封神時期就大放異彩,先滅石磯後殺孫良天君,開了闡教滅截教正式弟子之先河,
同時也是十二金仙中最早犯殺戒的,其指導徒弟打人、幫著徒弟殺人、授計徒弟害人、秘授徒弟自殺、激著徒弟去殺父、又暗中求同門收伏徒弟以磨其心性。其思維方式近乎於魔鬼,純粹用修道之人渡劫數的手段來了斷人間因果。
其手段有兩種:其一為以果還因、以殺平殺,以哪吒自殺為例。
其二就是滅因斷果、以殺止殺,直接把與起因有關一切存在盡數毀滅,自然便無任何後果,以太乙殺石磯為例,可見其殺伐力天賦之高,看似是仙風道骨的仙人,實則更像是妖魔做派。
他身穿一件太極圖道服,頭挽雙髻,大袖寬袍,絲絛麻履,發型上方高挺、頭型是向上豎起的束發,戴有發冠,額眉細長、長須飄飄、眉間突出,耳後的鬢角兩綹和側臉兩邊的邊角處有較短的頭發下垂到胸前,佩戴賜福配飾,右手拿著一把拂塵,周身彌漫著仙氣,頭後光環亮麗淩人,鴻運當頭聖光護體,有著仙氣逼人、崇高神聖般的麵孔,仙欲聖人的氣質,聲音渾厚塵老和藹,讓人心生敬畏同時,又會多出極強的好感,若不了解他的人,還真以為他是一位仁慈和藹,善良可敬的得道仙家。
乾元山是太乙真人的道場,金光洞乃是他的洞名。
此處仙山奇美華麗,雄偉壯闊,九天神雲光芒萬兆,他的洞府中金光射日,神光籠罩,輝煌高尚、洞內景象十分燦爛,機具神韻百般萬丈,有如鋪金蓋銀般尊貴無比。
因其洞金光閃閃,從而得名為金光洞,而仙洞外有一處蓮花池,池中有魚兒,洞裏洞外的美景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洞天福地仙境。
此刻,在蓮花池旁,有一名小童,手持魚竿,釣起了一條覆滿銀色鱗甲,大如巴掌的魚兒,他興衝衝的跑回金光洞內,邀功般的提領著還在不停掙紮的銀色魚兒,在太乙真人麵前晃了晃。
“師傅師傅!你瞧兒,童兒又釣到魚兒了,今日可否開葷啊?”小童眼眸噙著希冀之色,語氣帶著一絲央求。
太乙真人仍然端坐在白蓮上,打著揖,他嘴巴沒有張開,卻依舊傳出了一道和藹的聲音,“為師說過,這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今日你若吃它,便是因,他日必定會遭到‘吃它’的果。食欲,也是欲的一種。按照西方教派的說法,欲,乃是三毒之一,三毒殘害身心,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聽著太乙真人又在說教,小童懊惱的垂下腦袋,橫了眼還在掙紮的銀色魚兒,似撒氣一般,用手指狠狠地戳了戳它。
“靈珠,你聽沒聽為師說話?”太乙真人的語氣微微變得嚴厲起來。
靈珠童子連忙道,“聽著呢,童兒聽著呢。”
“你……哎。”太乙真人無奈的歎了口氣,他睜開眼睛,一揮拂塵,那條銀色魚兒便從靈珠童子手中消失,一下子便躍入了蓮花池中,尾巴抖動了幾下,似乎是在嘲笑靈珠童子一般,很快就蕩起幾層漣漪,消失不見。
靈珠童子噘著嘴,小臉滿是不甘。
“為師修道至今,已有百百萬年,與天地同壽,日月都不及為師萬分之一的光輝。然而,時至今日,為師卻隻收了你這麼一位徒弟,你可知為何?”太乙真人問道。
靈珠童子笑嘻嘻道,“師傅說過,說弟子有聖人之姿。其他人天賦再高,也入不了師傅您的法眼。”
“可你呢?是怎麼回報為師的?你入我門下已有三百餘年,可修為仍然停留在天仙境界,若不是你六根不淨,始終心有貪嗔之念,到現在起碼也是一個大覺真仙。”太乙真人訓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