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冥想著‘盤古開天觀想圖’感覺自己與這方星空,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契約。
呼吸間,億萬裏之外,一道能量潮汐形成,然而漫無目的地朝某個方向肆虐而來,將沿途所有的隕石,都撞成了粉碎。
隨後,當這股能量潮汐衝勢停止下,又莫名其妙的潰散開來。就像是這股能量潮汐背後,有一隻手在控製一般。
人們常說,天氣變化無常。
哪怕是最優秀的卜筮大師,都無法精準斷言,下一刻天氣會不會發生變化,如果發生變化,是晴天、陰天還是下雨天?
帝辛一直自詡為人王,上天的使者。
代表的,是人界的意誌,是萬民的意誌。
可這天氣,卻猶如天的喜怒一般,
讓人捉摸不透,仿佛是有思想,有意誌一般,故意讓你猜測不準,好讓你對天,對未知的事物,迷茫之餘,產生足夠的敬畏。
所以草原人便有了天葬傳統。
把屍體獻祭給天,讓屍體成為禿鷹、野狼的食物,把今世的罪惡洗淨,不把罪惡帶到下一世繼續受苦。
所以,大巫神教以昊天為信仰,不僅迅速的成為了大商的國教,而且還在不到百年內,成為了九州,成為了東方第一大教。
與西方教並立。
如果單輪人數的話,那麼大巫神教就是當之無愧的人界第一教。
哪怕西方教掌控整個西方世界,
可單輪人口,東方世界的人口,是西方的數倍。
人口越多,信徒也就越多。
哪怕大巫神教的信徒,被人皇道強了不少。
但人皇道的信徒,大多都是關外棄民、蠻夷部落和諸侯國百姓。
大巫神教的基本盤在關內。
在關內,大巫神教的信徒遍地都是,根本沒有其他宗教發展的土壤。
甚至在一些偏遠地方,建的最多的不是官衙,而是巫道院。
人們畏天又敬天,所以大巫神教因為‘投其所好’迅速成為了東方大陸的第一宗教。
在此後四五百年內,沒有任何人,任何宗教可以撼動它的地位。
帝辛時常在自問,天到底是什麼?
人界的天,是天;
仙界的天,也是天;
甚至這方星空的天,同樣是天。
前世,在碧遊宮學道時,帝辛常聽師兄師姐說過,“天道無情、大道有情。”
他一直不解其中的深意。
直到有一天,一位已經渡過四十九劫的散仙師兄,即將要迎來他的第五十劫,一旦渡過這次劫難,他不僅可以重塑仙體,而且還可以一躍成就天仙後期之位。
散仙,指的就是知命境入人仙,渡三災時,沒能成功,導致肉體破碎,隻剩一道元神僥幸逃脫。
人們把這類生靈,稱作散仙。
實力強於知命,卻又弱於人仙。
散仙若想修為得到精進,就必須渡過重重磨難,才能增加自身的道行,直至某一天,渡過全部的五十劫,重塑仙體,晉升為天仙後期。
渡過一到二十劫,法力可以媲美人仙
渡過二十一到三十劫,法力媲美地仙
渡過三十一到四十劫,法力媲美初期天仙
渡過四十到四十九劫,法力媲美中期天仙
渡過五十劫,就可以直接成為天仙後期。
那位師兄,曆經七千年,才坎坎坷坷,有驚有險的渡過了四十九劫,結果在萬事俱備,甚至在諸位天仙師兄護法的情況下,也沒能渡過這第五十劫,蛻變重生,直接死在了恐怖的天劫下。
從那一天起,讓帝辛明白了,‘天道無情,大道有情’這句話。
法之極,便是道。
可欲要成道,談何容易?
且不說一路上的坷坷坎坎。
單說每提升一個大境界,就需要渡天劫,十個人中,能活下來的,也就一二個人。
“天道,隻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或許是世間秩序的一種演化,也或許是一種特殊的力量。而人界的天、仙界的天,則可以看做是有智慧,有思想的生命,與天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帝辛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