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僧奇帥(引子)
《笨僧奇帥》引子
天下武功屬少林,誰是少林第一人?
盡人皆知:“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以武名揚天下。自然,少林武僧人才輩出、代有英豪,如隨末唐初的曇宗、誌操、道廣等十三棍僧;元代的緊那羅;明代的三奇周友、月空、宗擎;清末民初的恒林、妙興等……其中,隋末的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的少林僧兵抗擊倭寇等故事最為世人熟知和津津樂道。但若問起在少林寺的1500年曆史上,誰是少林第一武僧?少林寺除了名聲赫赫的僧兵,有沒有威震天下的“元帥級”武僧?如果有,他是誰?又有沒有史料和實物佐證?這就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
答案是斬釘截鐵的:有!曆史上的少林第一武僧就是明代的三奇周友。三奇,是法號;周友是法名。這不僅在《登封縣(市)誌》、《少林寺誌》等方誌史料中有明確記載,而且,在中國第一塔林——少林寺塔林裏,還完整地保存著三奇周友的墓塔。塔額清晰標明:三奇友公和尚之塔。塔銘上更是明確記載:明朝正德年間,“蒙欽宣調,鎮守山陝……禦封都提調總兵官……賞友公三奇和尚之塔。”這就確鑿證明三奇周友是明代鎮守一方的元帥級武僧將領。周友之所以得號“三奇”,是因為他曾四次掛帥、三立奇功。
那麼,這位曾經威震四海的少林僧帥,是怎樣從一介武僧變成第一武僧、鎮邊元帥的?他又究竟立下什麼樣的奇功?且聽本書作者為你一一道來——
(1)塔林驚魂
可以不拜佛,可以不拜神,卻不可以不信這兩句話:鬼不進廟門,賊不進少林。原因很簡單,寺廟是佛祖菩薩神仙居住的地方,神、佛法力無邊,小鬼焉敢冒犯?少林寺是武術聖地,武功高手如林,小賊豈敢太歲頭上動土?
可是,世事難料,無奇不有,偏偏就有出人意料的時候。大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正月,正當舉國上下賞花燈、鬧元宵的時候,一向平靜的嵩山少林寺突然又是鬧鬼,又是鬧賊,驚人地熱鬧起來。罕見的成對出現,不該來的結伴而來,消息自然也霹靂閃電一般遠近傳開。
最先發現少林寺鬧鬼的,是獵戶李豹。李豹就住在少林寺塔林西麵的山腳下,雖是單門獨戶,卻緊挨著少林寺的養馬院,並不十分孤單。正月十五晚上,李豹帶著女兒嬌杏從登封縣城看燈回來,已經是戌末亥初時分。父女倆靠近少林寺東麵的一座小殘塔時,忽然看見一條黑影,從寺院的院牆上翻下來。
有盜賊!
李豹家幾代獵戶,豹子一樣,天生的機警。他輕噓一聲,下意識地摸一把後背,這才發現今天帶女兒出門看燈,沒有帶弓箭。於是,順手拉一把女兒,掩身在小塔的後麵。
“真有膽兒大的啊!”嬌杏也發現了盜賊,不由輕聲驚歎,“竟然偷到少林來了!”
李豹拍女兒一下,示意別出聲。
嬌杏心急,斜挑月牙兒似的眉毛,偏要出聲:“不出聲,怎麼喊寺內的武僧出來捉賊啊?”話雖這樣說,嗓音卻壓得很低,“昔日,少林寺沒少幫咱家。今天,人家遭賊了,咱叫一聲,也算是個回報嘛!”
“傻閨女!”李豹隻得小聲提醒,“等你把寺裏的武僧喊出來,這盜賊早跑遠了!”
“爹是要一個人捉賊?”嬌杏緊緊抓著爹的羊皮舊襖衣襟,激動地扽一扽,“我幫爹!”搶先就要衝出去。
李豹一把拽住女兒,小聲責備:“眼看就是十八歲的大姑娘了,怎麼冒失地像個野孩子呢!”
父女倆說話間,那一身黑衣的蒙麵盜賊左右張望一下,躡手躡腳走到山門前,一拐身,沿著少溪河岸向西飛跑。
眼看盜賊就要跑出一箭地了,嬌杏生氣地一跺腳:“原來爹是要眼睜睜看著盜賊逃跑啊?虧你還是打了多年狼蟲的獵戶!”
李豹似乎沒有聽見女兒埋怨,突然說句:“你留下,一會兒自己回家!”已經閃出身子,遠遠地尾隨著盜賊追去。
嬌杏以為自己激將成功了,抿嘴一笑。又擔心爹人單勢孤,也輕手輕腳跟上去。
很快,李豹就聽見身後響動,料想是女兒跟上來了。不便開腔嗬斥,隻得回頭指一下女兒,又指指他們剛才掩身的小殘塔,示意女兒回到原處。
嬌杏不願意地努努唇,隻是就近掩身一棵樹後。說是掩身,其實不過是做做樣子。那棵小樹,不過拳頭粗細,根本藏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