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如果動用特效的話,似乎也未必比實景菊花要差。
也許這就是老年人與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的區別,他本能的更信任實體膠片拍攝。
這部《盜夢空間》讓他看到了《源代碼》時候的影子,也許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計劃科幻大片了。但科幻片?未來也許會嚐試一下,但十年之內他是根本動也不會去動。電影放完了,總而言之:“唉……”
張一謀長長歎了口氣,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悻悻然走出了影院。進來時沒事,結果出去時一個不巧,就被記者發現,頓時“哢擦”一聲,拍下照片。最後這張感歎連連的圖,也被放在網上,成為無數網友茶餘飯後討論的談資。
而此時的劇組眾人,在電影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離開,帶著劇組成員馬不停蹄搭乘私人飛機飛往香港,那裏在晚間還有一場開幕式要參加。
胡一飛也感歎幸虧買了兩架,否則還真調轉不過來。
可國內的觀眾,才剛剛看完一場轟動性的電影。
“剛剛從人民廣場回來,電影達到甚至超出了我的期待,我感覺這是我所看過的最好看的電影,值得你掏出一大塊錢專程去看一次,當然普通版的也可以,但強烈推薦imax版。”
地球如陀螺般不停地轉動,除了並不同步上映的日本,《胡一飛》已經登陸了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範圍的普通影院、imax影院的大銀幕,每天放映著一場又一場,自然有越來越多的全球影迷觀眾們在互聯網上分享觀影感受。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世界一共有648塊imax巨幕,其中113塊在科技館等學術機構內,播放片長40-50分鍾左右的紀錄片。中國的情況同樣如此,雖然imax公司剛剛在神州大地簽署了第25套imax(r)係統的協議,預計2008年全部正式開放,亦將使中國成為imax繼美國之後全球最大的市場,但目前而言。
全中國也隻是在家庭院線的努力下,才在每家影院裏至少有一個放映廳裝備IMAX播放設備。除此之外,隻有上海和平影都、上海科技館的兩塊和黑龍江科技館的一塊。
可以說,整個中國,想要去看IMAX電影的,隻有進入家庭院線裏。
“我也剛看完回來,來回跑了50多公裏,IMAX巨幕確實不一樣,被震撼到了。最可笑的是我那哥們,開車帶我去的,跟我說‘網上很快都能看了,跑那去看幹什麼?’我當時就無語了,看完後出來,他就不吭聲了。”
在臉書上,一眾幸運看了imax版《盜夢空間》的影迷網民們感慨萬端,這個“《盜夢空間》觀後感話題”中,就沒有說不好看的人,“褲子不拉拉鏈的嘉文”寫道:“我準備去看,有朋友說非常好,還有個朋友說看完激動得晚上做夢都笑醒了。”
ID名“淮左仝布衣”的網友寫道:“早就知道胡一飛牛逼,我還是被震到!特麼的,怎麼有這麼牛的人,他今年比我還小,就已經是首富了。操蛋的,我都想重新鑽回我媽肚子裏,再重來一回,一定是我媽在生我的時候夾了一下腦袋。”然後他媽媽也恰好挺時髦的,竟然也有個臉書,還關注了他。這句話被看到了,頓時被臭罵一頓,“當時就該夾死你,你鑽出來幹什麼?”
“淮左仝布衣”悲劇了,被不少人笑著關注後事如何,回家會不會挨餓。
……
其實為了推廣imax,為了滿足商業影院的觀眾需求,早在數年前imax公司推出一項新技術dmr(digital-re-mastering)即數字原底翻版技術,使用它對35mm膠片進行深化加強處理後,就可以在imax影廳進行放映。至今imax已經推出了8部經dmr處理的商業大片,包括《星戰前傳2》、《黑客帝國》2和3,以及《極地特快》等。
胡一飛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一開始就設置IMAX影院,這一次可謂賺的盆滿缽滿。
《盜夢空間》的全球票房超級火爆,欣喜若狂的可不止是影院老板們,還有imax公司!欣喜癲狂、欣喜瘋狂!
他們正應該好好感謝胡一飛,因為這是第一次用IMAX高清攝影機拍攝的大片,而不是後期處理的畫麵。
國內這個檔期,已經基本全無敵。
本以為在香港,會有一番糾葛,可等胡一飛等人走下私人飛機的時候。
機場擁擠的場麵,再度把眾人嚇了一跳。
劉德嘩笑道:“Welcome-to-HongKong!”